賞遍琅嶠海濱 釣遊恆春半島

墾丁潮間帶礁岩多流溝並長滿溼滑海藻。(圖片提供/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內容提供/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釣魚不只是一種樂趣,也是釣一個感覺、一種Feel,釣魚是人生的縮影。有大魚釣就是爽,沒有大魚就是釣感覺享受大自然,釣魚人無畏風雨,持竿佇立在浪花邊,任那潮水噴濺、海風吹拂,頂著烈日忍受滿身粘膩的鹹水味,不管手上拿的捲線器是日本貨還是牛車輪,都聚目凝神在每個潮起潮落時分。

釣魚前先熟悉地形、潮水

恆春半島釣點很多,在國境之南的墾丁海域許多人來到這裡還沒作釣,光看到風景就值回票價。墾丁大部分開放的友善釣點為礁岩地形,少部份有砂質地與礁岩混合,佇立點多流溝與溼滑礁石,所以必須正確穿戴救生衣、防滑鞋等設備以策安全。佳樂水釣點為岩礁地形,屬較危險區域,要留意冬季的湧浪與季風影響,安全至上。

友善環境釣法

釣法部分建議以浮標釣法為主,並依目標魚種大小及場域高低選擇合適號數磯釣竿。另外,珊瑚礁岩礁海床掛底機率高,不建議使用沉底釣法,以免廢棄鉛錘污染海域及掛底釣組淪為殺害海龜的海洋廢棄物,並建議不要使用有倒鈎的魚鈎。提醒大家,在墾丁釣魚請勿使用粉料誘餌以免污染水質,釣餌以南極蝦最通用。如目標魚是倒吊、臭肚等可用海藻。另外,為了讓珊瑚礁生態更健康,如釣到漂亮的熱帶魚、鸚哥魚、石斑魚或是不認識的魚種也請放生,因為這裡也是許多幼魚的棲地。

釣場安全不馬虎

安全設備也千萬別忘了正確穿戴救生衣、防滑鞋。垂釣過程如遇海龜也請避開,或待海龜游離後再繼續垂釣。欲離開前記得把所有物品帶走並把釣場清理乾淨,共同維護優質的友善釣場。

注意釣場新規定

墾丁國家公園於一般管制區域內開放十一處友善釣魚場域,提供喜愛釣魚休閒活動的朋友垂釣。在釣魚規範上還包括有每人限定使用二支釣竿、兩枚魚鈎,不可使用撒餌料、不可採捕當地活體動物當魚餌等規定。每年的四月至五月為禁釣期,且須時常注意相關公告如颱風等禁釣訊息。

釣魚、泡湯、美食一舉三得

料理部分,應避免食用有美麗顏色的熱帶魚,例如隆頭魚、鸚哥魚、蝶魚、蓋刺魚等種類,原因是有些魚種為保育類物種。最好的選擇是虱目魚、白毛、水針、臭肚等種類。海鮮只要夠鮮,簡單料理都會很美味,例如瓜仔魚可清蒸或煮湯、鯛魚乾煎、紅燒等,以薑絲、蔥段爆香,再淋上少許醬油就非常美味。海鮮料理不求花俏,只求新鮮與用對方法。在此呼籲,來墾丁不一定要吃美味海產,道地海鮮在臺灣各地都有,建議釣友可以到恆春老街大啖當歸鴨、冬粉鴨、綠豆蒜、滷味、肉羹湯等在地美味,吃飽了來四重溪泡溫泉解除一天的疲累,充飽電後再繼續第二天的釣遊行程。

 

恆春半島友善釣點;web版介面可點右鍵放大。

恆春半島友善釣點;web版介面可點右鍵放大。

後灣、海生館北側

後灣的友善釣點位於小廟前方礁岩區域,來到這邊需注意礁石槽溝間的高低落差,穿好防滑鞋。釣場深度不深加上有海草生長,要注意潮差與適時調整深度,以免掛底造成損失又製造海廢,因此也不太適合鐵板路亞。另外,此處常有陣風,造成餌投不出去的情況,風大時要注意魚竿難以操作及失去平衡。這裡能釣的魚種以笛鯛、倒吊、鶴鱵等較為常見。

下潭仔

位於貓鼻頭、後壁湖之間的礁岩區域,深度約5 至6 公尺。此區域冬季有較多的黑毛、白毛、倒吊、臭肚等食藻魚,有時也會有牛港、烏尾冬魚群經過,淺層有水針魚,通常用蝦仁、魚肉片即可釣獲。另外,鸚哥魚等熱帶魚也很豐富,如釣獲此類也請朋友們將牠放生,讓珊瑚礁更健康。

山海港、紅柴坑海岸

紅柴坑是位於紅柴坑漁港北側的釣點,這邊岸邊水深較深,魚種豐富,釣棚深度通常設定1.5至2 噚之間(1 噚為兩臂張開的長度,約1.8公尺),主要魚種有烏尾冬、虱目魚、笛鯛等。

東半部區域

此區域包括港口溪口南側、佳樂水等釣點,港口溪南側以砂質地形為主,多以甩竿遠投作釣。其目標魚有大型的牛港、幽面仔等魚類。佳樂水地形為砂岩侵蝕海岸,地形較多變且迎風面湧浪大,尤其是冬季較不建議前往。

白沙灣北側礁岩

此處近岸的礁岩不深,大約3 至5 公尺,最前端礁岩底部有一窟沙質區域,是此區釣魚熱點,另外可用甩竿至較遠處、較深處投釣,此區域魚種豐富,包含臭肚、笛鯛、倒吊、青旗等。

青蛙石、船帆石沙灘右側

青蛙石釣點水深有6 至7 公尺深度,冬季時有數量較多、體型較大的黑毛、臭肚、倒吊,也有青旗、黑星笛鯛、烏尾冬、瓜仔魚等種類,從青蛙石延伸到船帆石區域皆是如此。

鼻頭港、最南點海岸

此區域礁岩槽溝延伸較長,岸釣範圍深度達7公尺深,魚種豐富、體型較大,包括笛鯛科的海雞母、黑毛、白毛、倒吊、梭魚、烏尾冬、牛港等。


●本文轉載自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7期《海洋漫波》季刊,原標題為〈釣遊恆春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