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街僅存此家,來老柑仔店鬥陣泡茶

文字/李佳芳 攝影/何忠誠

龍崎光節甫結束,節慶的熱度驟降,街道立刻顯得冷清,這溫差感令人不適應,卻也是小山村最真實的日常。站在臺南龍崎新市子街,這條日治時代開成的古街,從前是龍崎往來關廟的要道,如今少有人車往來,沿街商鋪緊閉門戶,早已歇業不知年,只有王曾丹的德記商號還日日開業,守著古街的歷史。

走進德記商號,不同年代的玻璃櫃、菸酒櫃、麵包櫃、鐵架,架構出一個令人懷念的年代,而王曾丹坐在掌櫃桌後的老位子,老神在在坐鎮全場,每當人客匆忙奔入問這問那,她總能從容自若回答,每件商品的價格、位置、數量都存在她的腦子。顧店超過一甲子,王曾丹早已是這家店的靈魂。

販售時代的記憶

1956年王曾丹與先生用積蓄買厝開店,「我買厝開18萬,閣再開三萬元進貨,那時我結婚的聘金也才兩千元,這間厝實在足貴!」然而她特別強調,這個店面是「柑仔店底」的,從日治時代就已是雜貨店了。 王曾丹說,早年通訊不發達, 雜貨店進貨都要騎腳踏車到臺南市,逐一向各大批發商挑選商品,最後再請馬車把商品集中運回山上的雜貨店,直到1980、1990年代大批發商才開始有業務員代勞點貨、補貨、送貨,不再需要親自跑一趟臺南市。 「以前柑仔店不是想賣什麼就可以賣。」她補充道,有的商品是要有執照才可以賣的。賣鹽要有鹽牌、賣酒要有酒牌、賣香菸要有菸牌,尤其菸酒牌還有最低銷售額規定,未達或超過都會有處罰。

做什麼就賣什麼

雜貨店不同於超商,常因地方需求,在不同時代下有不同主打商品。從早年賣的粗鹽(醃漬東西)、臭油(煤油燈用)、電土(電土燈用)等,到今日老商品多被淘汰,只剩日常用品與柴米油鹽,而僅存的耐斯洗髮粉、金針菇罐頭、螺肉罐頭等老派商品,還是為了少數老人家的需要,留在架上持續販售。 王曾丹說,德記商號以前一半是雜貨店,一半是糕餅店,「阮頭家做兵前,是在菜市仔學做餅,後來餅店收起來,家私頭(ke-si-thâu,工具)賣給咱們,才變成柑仔店兼賣餅。」指著店門口一座玻璃高櫃,那是早年專門用來展示的糕餅櫃,平時擺賣吐司、麵包、圈圈(甜甜圈),逢年過節加賣紅龜粿與草仔粿,村莊人結婚也會來訂喜餅,生意好得不得了。 可惜做餅實在太累,多年前德記商號停賣糕餅,王曾丹改在騎樓下擺長桌賣早餐,雜貨店凌晨飄出煮豆漿、煎蛋餅、蒸肉包的陣陣香氣,一度是叫喚當地孩子起床的熟悉氣味。

日治時代留下的老玻璃櫃,把商品陳列得整齊好看,還比鐵架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