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是香蕉的形狀」 香蕉研究所華山開展 展期至5月2日

台灣香蕉研究所「台灣好蕉情」展覽展出至5月2日。(圖片提供/台灣香蕉研究所)

臺灣有悠久的香蕉栽培歷史,1960年代香蕉幾乎就是臺灣的代名詞,當時銷日香蕉10根裡就有8根來自臺灣,高雄青果合作社因此富甲一方,甚至能以「金盤、金碗」贈送社員。全臺唯一研究香蕉的機構「台灣香蕉研究所」現正於華山文創園區舉辦「台灣好蕉情」展覽,展出其領先全球的抗病育種成果、臺灣香蕉產業史及各種香蕉知識,展期至5月2日截止。

位於屏東九如的台灣香蕉研究所以全球首創組織培養技術量產香蕉商業種苗,以及育成抗(耐)香蕉黃葉病品種聞名於世,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香蕉研究機構之一。

「台灣好蕉情」展覽,不僅展出台灣香蕉研究所抗病育種成果、臺灣香蕉產業史、香蕉加工產品,還展出藝術家吳玉琴的旗山蕉園系列畫作,以及收藏家收藏從日治時期至今18張與香蕉有關的蟲膠、黑膠唱片,包括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渥荷設計的剝皮香蕉唱片等。即日起展出至5月2日止。國際藝術家朱振南也提供4幅香蕉畫作義賣,義賣所得50%捐贈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

藝術跨界區展出收藏家「金屋藏膠」,從日治時期至今跨時代、跨語言的18張蟲膠、黑膠唱片。(圖片提供/華山文創園區)

「台灣好蕉情」展出採收香蕉器具、香蕉色級卡等香蕉相關展品。(圖片提供/華山文創園區)

1960年代臺灣香蕉外銷成長飛速,外銷日本賺取外匯幾乎占全國外匯收入3分之1。高雄旗山是當時重要的香蕉產地,農會盈餘及存款高居全臺第一,台灣香蕉研究所所長邱祝櫻表示,旗山小鎮風光一時,鎮裡酒家茶室林立,黃澄澄的香蕉令人致富,宛如黃金,據傳茶室都以接待衣衫沾染香蕉乳汁斑漬的客人為尚,作家李旺台形容「那幾年,錢是香蕉的形狀」。

邱祝櫻指出,當時高雄青果合作社理事主席吳振瑞,因在任內將成功將臺灣香蕉外銷日本,而有「蕉王」之稱;合作社因外銷業務暢旺,甚至能以黃金打造的金盤金碗作為社員獎品,可以窺見臺灣香蕉產業鼎盛時期的風光。

香蕉看似「樹」,卻是不折不扣的草本植物,不僅果實香甜,還有厚實的香蕉樹假莖,可抽取香蕉纖維利用;香蕉葉可以做為燃料,也可以包裹紅龜粿、草仔粿等食物;香蕉還可以製作各式加工品,包括香蕉果乾、香蕉脆片、香蕉花苞茶等。失戀的人為什麼要吃香蕉皮?香蕉為什麼是彎的?香蕉有種子嗎?香蕉放久了為什麼會有褐色斑點?這些關於香蕉的問題,都可以在「台灣好蕉情」找到答案。

「失戀的人為什麼要吃香蕉皮?」「香蕉為什麼是彎的?」這些問題在Q&A區都找得到答案。(圖片提供/台灣香蕉研究所)

展場廊道上展示市面上罕見香蕉品種。(圖片提供/華山文創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