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美豬已有1157逐批查 陳吉仲:1公克萊豬都沒有

進口美豬逐批查驗,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沒有萊劑殘留豬肉進口至國內。(攝影/記者陳儷方)

今年元旦起,開放含萊克多巴胺豬肉及豬可食部位進口,衛福部在邊境逐批查驗,至4月11日止已查驗1,157批,檢出萊劑殘留批數為零,但數據遭國民黨質疑。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19)日表示,「市場上1公克萊豬都沒有」,進口豬肉沒有含萊劑,國產豬也百分之百沒有使用萊克多巴胺飼養。

陳吉仲出席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報告開放萊豬對臺灣養豬產業影響評估時指出,進口美豬沒有一件被驗出萊劑的原因,「這就是市場機制」,政府要求產品要清楚標示,業者為了自己的利潤,必須重視消費者偏好,所以就會進口不含萊劑的豬肉。

衛福部次長薛瑞元指出,開放萊豬進口後,進口美豬的邊境查驗是逐批檢驗,至4月11日止,已逐批檢驗1,157件,統統不含萊劑;根據每日更新統計的豬肉儀表板,1月1日至4月15日,進口豬肉1萬4,076公噸,市占10%,進口豬肝豬腎及豬其他可食部位重量5,204公噸,占比4%,來自美國的豬肉及豬肝腎及可食部位進口加總共1,812公噸,衛福部逐批查驗含萊劑情形,結果沒有一件檢出含萊劑。

臺中市政府日前抽查市售牛肉萊劑殘留狀況,結果發現1件超標,為全臺5年來首件進口牛肉萊劑殘留超標,臺中市政府表示,萊劑超標美牛附有檢驗證明,將進一步調查證明是否為偽造。薛瑞元解釋,進口豬的萊劑殘留是逐批檢驗,但進口牛肉的萊劑殘留只有抽驗,這類違規廠商未來進口牛肉時,不排除改為逐批檢驗,至於已被驗到萊劑超標的牛肉,當然是下架銷燬。

農委會評估開放萊豬進口對國產豬肉影響,在未開放萊豬進口前,進口豬肉占比維持在10%左右,國人的豬肉消費及習慣有明顯區隔。陳吉仲說,國內消費者的豬肉食用量1年約90萬公噸,9成是國產豬肉供應,1成是進口豬肉,進口豬肉6、7成是加工之用,其餘2、3成才會到市場通路,所以消費者在市場通路上會看到很多「臺灣豬標章」。

陳吉仲也強調,國內毛豬產銷相對穩定,今年1月1日至4月15日,毛豬拍賣均價1公斤為72.31元,每日價格維持在每公斤65至80元的合理區間。

農委會推出「臺灣豬標章」供國內使用國產豬的食品餐飲等業者申請使用,原本是委託中央畜產會管理核發,但農委會今年1月15日宣布收回自辦,農委會畜牧處長張經緯表示,臺灣豬標章的申請件數有1萬1千件,經過審核後核發的有效標章數有9千5百多件,持續審查中的申請件數有2、3千件,農委會收自辦臺灣豬標章之後,審核嚴格且逐案至現場審查後才會核發,核發速度每天有1、20件,農委收回自辦後,已經核發出2、3千張臺灣豬標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