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供/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農村的發展,在過去半個多世紀來歷經了多次典範轉移的過程,目前國際上各種倡議都視農村為實踐永續發展的重要空間場域。回到在地觀點下的發展目的,我們無可迴避當代農村面臨的各種存續上的問題,諸如:人口流失、高齡化、生活機能低落……等。這些挑戰,反映出人口議題發生在農村的惡性循環。因此近年來,包括農村再生與地方創生的推動,無非寄望透過系統性制度的建立,為農村地區挹注新的發展活水,而其中最關鍵也最迫切的議題,在於如何透過人力資源的復振,超前部署農村發展。
許多人一聽到嘉義縣東石鄉,腦中第一個畫面就是一落一落的蚵田。事實上東石鄉還曾經是國內重要的白蘆筍產地,只是隨著產業外移,連帶從業人口流失,加上地層下陷的環境危機,東石鄉人口已較30年前少了3分之1。但有一群婆婆媽媽不忍社區就此失去活力,不僅串連新住民升級自家漁產品,改造廢棄學校變成長輩的樂活基地,107年還拿到國家環境教育獎。她們說,「自己的理想生活要自己打造。」
熱心婆媽串社區 新住民成為農村活化生力軍
東石鄉從70年代中後期白蘆筍產業沒落之後,人力移轉到營造業、魚塭養殖業,雖維持短暫榮景,但隨著地層下陷、淹水等環境危機出現,人口數逐年下降;相比30年前,東石鄉已流失了3成人口,社區開始出現廢校、廢棄魚塭空間。
以東石鄉為基地的嘉義縣鄉村永續發展協會成立於99年,曾任協會理事長的吳淑芳回顧,當年只是因為一群婆婆媽媽參加了整合鄉村社區組織計畫,以及農村再生培根計畫的課程,驚覺「自己的社區組織怎麼沒有在運作」,因此決定成立跨區域協會,集眾人之力來推動社區事務。初衷很簡單,就是希望能推動生活、生產、生態三生概念,促進農業升級,讓鄉村能夠永續發展下去。
協會成立後,初期因為借用龍崗國小閒置空間作為辦公室,意外成為學校發展新住民陪伴課程的夥伴,像是考駕照班就是這群婆婆媽媽在社區裡「田野調查」而來的開課主題,學校也樂得協會成為與社區互動的橋梁。102年龍崗國小成立樂齡學習中心,委託協會走進塭仔、栗子崙、洲仔、網寮社區開辦樂齡課程,主題包含開發蚵捲、冬桂香酥等特色料理,也帶著學員挖掘產業故事,參與人次超過40人,其中不少是新住民媳婦。
吳淑芳說,這些課程是希望培力新住民媳婦跳脫公婆的產業思維,透過認識自己、社區,和異國姐妹花互相切磋,有一天能夠向外地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產品,從一、二級產業發展三級體驗。這個計畫也因此種下蚵農陳長花106年發展品牌「白水湖的蚵學家」的契機。
嫁到臺灣近20年的中國新住民陳長花,多年前與丈夫返鄉養蚵,因為丈夫身體不便,她成為家中工作主要人力,天天得早起出海顧蚵田、返家剖蚵交盤商,曾經她以為日子只能這樣過。但在協會的陪伴下,她與丈夫合作發展品牌「白水湖的蚵學家」,開辦生態旅遊行程。從需要有人幫忙擬草稿、當練習對象,到現在陳長花面對遊客已能侃侃而談,甚至漁獲也不再靠盤商收購,而是養出一票忠實「蚵粉」,直接將牡蠣宅配到府,收益增長許多。
人口老化不可怕 在地安養計畫始於足下
嘉義縣鄉村永續發展協會除了輔導新住民推動產業升級不遺餘力,也積極面對東石鄉人口老化的現狀。105年,弘道老人基金會開始與協會合辦東石長照據點計畫,原先是以臥龍港代天府的空間作為老人關懷據點。不料,長輩們的膝蓋因不耐爬上爬下,出席的意願也跟著下降。於是,協會在廟口、神明的見證下召開工作坊討論新地點,長輩們想起鄰近已廢校10多年的港墘國小洲仔分校,但校區早已是荒煙蔓草,這種勞力活恐怕也不是高齡長輩能做的。時任協會理事長的吳淑芳於是想到了東石高中的資源。
那年夏天她特別拜訪東石高中,在課堂上分享協會的故事,邀請高三學生暑假來認識社區、當志工,「沒想到居然招了快20人!」團隊帶著學生整理3間教室,忙忙碌碌了2個月,終於在105年8月21日正式開幕。
「當天我們拿紅緞帶讓居民和來賓一起揭牌,請社區媽媽用在地食材辦了好大一桌,大家都很開心,荒廢好久的學校又出現歡笑聲。」想起當時情景,吳淑芳藏不住臉上的笑意。106年暑假,協會規劃第2屆校舍活化工作坊,同樣邀請東石高中學生再整理出3間教室,供協會與弘道老人基金會辦公室使用。如今校舍已成長輩樂活基地,還發展出結合蚵粉與魚塭底土的「東石陶」特色課程,讓長輩成為藝術家,也活化社區產業廢棄素材成新亮點。
一路走來,嘉義縣鄉村永續發展協會結合社區力量,以及公部門、非營利組織、學術機構與網路資源,讓閒置空間成為東石社區的社會福利據點,暨產業與環境教育發展基地,不僅以環境永續理念和漁村文化提升在地產業經濟力,也扶持新住民融入社區。107年協會榮獲行政院環保署國家環境教育獎「團體組特優」殊榮,是嘉義縣拿下的最大獎。
嫁到農村的媳婦 立志留鄉終老
談起農村老人和產業活化議題,近年由協會理事長卸任、轉任總幹事的吳淑芳感受很深刻。年屆花甲的她說,過去看著環境在人們追求生計的過程中受傷,連帶著讓人無法留在農村生活,心裡很難過。
許多人認為農村沒有人、沒有資源,但在吳淑芳眼中,長輩是資源、新住民是資源、產業是資源,只是過去分散在各處,需要集結起來,用不同的思維讓人留下來。因此,她特別積極串聯社群、讓更多人來認識東石鄉,就是希望有一天「老了能有好的環境可以生活,不用搬走!」
創造農村就業選擇 找回30年來流失的人口
俗話說:「一個人跑,可以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遠。」嘉義縣鄉村永續發展協會希望復甦農村「放伴」精神,也就是不同社區、不同背景的會員能夠互相幫忙,互相學習彼此的長處,也促進良性競爭。長久目標是希望推動生態養殖、六級化產業帶動社區經濟,吸引外地人口返鄉就業,促進農村永續發展。
事實上,協會成立10年以來,已為地方創造了「新生命」。101年協會在龍崗駐點時,就意外牽起協會工作人員和女老師的紅線,現在兩人已結婚生子在地方生根;也有家中經營農藥行的青年,因為認同協會的生態養殖理念,決定回義竹加入生態養殖行列。還有青年因協會的長照計畫決定返鄉就業。
「農村不是讓人毫無選擇、只能離開的地方。」吳淑芳說,過去30年東石鄉流失的人口,不可能在短短10年內就能看到成效,雖然協會在107年獲得國家環境教育獎的肯定,讓許多人看見社區透過環境教育、生態旅行出現翻轉機會,但協會不想只停在這裡,還想要跟社區一起努力,讓嘉義縣農漁村成為返鄉青年、退休人口宜居的沃土,讓人留下來繼續和這片土地發生關係。
活化好點子一、以開放的心胸讓各種人力成為資源 不同年齡、不同出生地、不同職業的人,具備不一樣的知識、技能與特質,透過「放伴」互相協助、學習,人人都能成為社區的活寶,結伴而行能走得更遠。 二、以多元的管道讓人留在農村 活化農村不一定只侷限在與農業生產直接相關的工作,周邊產業如長照服務、產業輔導、環境教育、生態旅行等等也都是留住各種人才的機會。 |
【延伸閱讀】
【地方創生術】窮鄉僻壤反轉為風格夯地 日本西粟倉村的森之奇蹟
【地方創生術】來去日本鄉村住一晚!JA全農以「農泊體驗」振興地方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