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穫機來幫忙!澎湖香茹採收效率提升2倍 精準採收則待突破

傳統人工與機械化採收香茹植株地上部的差異。

內容提供/《高雄區農業專訊》 文、圖片提供/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澎湖分場研究助理 林柏文、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澎湖分場技工 柯信義

香茹(Glossogyne tenuifolia)為多年生菊科植物,又常被稱為風茹,屬於澎湖特色作物,其全株可用來製茶,相傳有退火與護肝等傳統功效,2019年經動物試驗證實,其水萃物可抑制脂肪細胞肥大與調節血脂,改善肥胖情形,並減少肝臟三酸甘油酯累積,以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使得香茹成為極具潛力的機能性原物料。然而,臺灣除了農業勞動人口老化,亦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香茹生產勢必面臨缺工的挑戰。

香茹宜分級利用 機械化採收節時又省工

農民仍普遍存有帶根的香茹氣味香、藥性好及品質佳的觀念,所以常以香茹全株乾草做販售,但這樣的說法缺乏科學根據。依澎湖業者經驗,茶香主要來自地上部,根部則偏有土壤氣味,且不會以根部的有無來決定原物料收購價格的差異。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目前發展連續栽培技術,利用香茹宿根特性,以植株地上部為標的進行採收,並保留地上部高度約5公分以下的部位(含少數完整葉片),作為下一期作生產;採收完當日則須灌溉,養護植株,此技術可有效減少育苗與定植次數。但1分地香茹需要2人利用剪刀採收16.6小時,機械化採收的研製因而顯得特別重要。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所研發的香茹雛型收穫機。

澎湖每年約有11公頃香茹須採收,在缺工情形日益嚴重下,應導入適地性的簡易收穫機。高雄場進行研發的雛型收穫機以割草機為原型,主要斬收香茹地上部,故以栽植直立型香茹為佳,此外田間應整地平坦,且須配合收穫機調整畦寬,提高收穫機使用的流暢度。目前利用該收穫機效率可提升2.2倍以上,採收1分地的香茹僅需5.1小時,但收得的地上部產量卻只有人工採收的35.5%,顯示該收穫機尚無法如人工一樣精準地採收,仍須進一步改善。在符合經濟效益且採收僅1個工作天的前提下,若採收面積逾0.5分地,則建議使用收穫機,可達節時省工之效。機械化採收具有效率高的特性,未來則應著眼在精準採收,提高採收量。

採後處理不馬虎 日後好加工

有別於大部分蔬菜,須要導入冷鏈技術以延長儲架壽命,香茹在採收後即進行2至3天的日光萎凋,並以乾草的形式進行販售。傳統整株採收或經收穫機斬收到的植株地上部,都應立即進行日光萎凋,降低植株水分含量,曝曬在離地的網架可避免因地熱回潮,在傍晚至早晨的時候應以帆布覆蓋,防止露水濡濕乾草。待乾草呈淺墨綠至黃綠色時,會較原本的鮮草少約70%的重量,此時完成曝曬的乾草即可出售給製茶業者,由其完成香茹茶的加工。

完成日光萎凋的香茹乾草外觀呈淺墨綠至黃綠色。

香茹茶的主流加工手法不同於茶樹(Camellia sinensis)的各種茶類加工製程,香茹乾草經過日光萎凋後,不經過攪拌與揉捻的工序,以裝袋保存在陰暗、通風及乾燥的環境下,繼續產生氧化發酵的作用,自然熟成約5至7天,此階段的乾草氣味會有明顯轉變,目前該熟成程序端賴製茶業者經驗判斷,決定偏好的風味。

最後一道加工程序為烘焙,使發酵乾草含水量降低,更利於保存,且香氣趨於沉穩而不易變質。另外,除了主流加工手法的香茹茶,2020年中興大學農藝系謝家寧的碩士論文中,比較仿效紅茶製程與綠茶製程的香茹茶湯,三者在外觀上無太大差別,但抗氧化成分(總酚與總類黃酮)的含量卻有明顯差異,綠茶製程有最多的含量,而主流製程次之,這顯示機能性成分與香茹茶風味都深受加工程序影響。

香茹產業受缺工極大衝擊,連續栽培與機械化採收皆有別於臺灣本島的耕作模式,栽培期間應求減少耕犁、育苗及定植等步驟,並利用收穫機斬收香茹植株地上部,以達到原物料生產省工化。而香茹茶加工技術尚無法與茶葉比擬,目前僅有野生與人工栽培香茹的原物料之分,尚未發展出不同季節或生育期(如春茶與冬茶等)的產品差異,亦無成熟的多種加工製程類別。即使香茹產業規模不大,因深具澎湖特色,若可融合地方文化的元素,發展上定能臻於精緻與多樣化,以維持澎湖農特產品形象。


●  本文轉載自2020年12月號《高雄區農業專訊》,原文標題為〈香茹採收技術與採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