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於農03】白河的花與綠 鋪在平原上的織錦

白河蓮鄉農婦採蓮,也構成鄉野美景。

內容提供/臺南市政府農業局 攝影/臺南市農村再生社區營造協會理事長 吳長庚

是木棉花、阿勃勒,也是百年芒果樹織成的綠色隧道。在埤塘水池與農田一望無際的田園風景中點綴蓮花的嬌媚,這是臺南白河展現的農遊風景。在瘟疫時代、不安定的世界裡,是人們尋找心靈慰藉的場所,一如林初埤的木棉花道帶我們感受靈魂的悸動。

「白河有山有水,沒有汙染,很漂亮,農作多元,無工廠,很適合居住」,臺南市農村再生社區營造協會理事長吳長庚,非常自豪地為自己投注多年歲月耕耘的小鎮下註解,他說,臺灣西部少像白河這樣依山傍水,還有舒展平原的鄉鎮,因而孕育出多樣化的農物產,水稻、果樹、蔬菜等農食,加上早已聞名的蓮花和荷花,讓白河既實在又優雅。

白河被喻為蓮鄉,近幾年憑恃著農村再生、社區營造成果豐碩,依季節應運而生的行道樹花快速竄起,春分時節,圍繞林初埤的鄉間小路,陸續綻開一身火紅。

林初埤木棉花道主要位於南90號道,豔麗的色彩不只綻放枝頭,也因微醺的春風落英遍地,渾然天成為鮮麗紅毯,雖僅880公尺,置身隧道內外,都有綿延無盡的虛幻感,浪漫繽紛,2015年被國際休閒旅遊網站「Bored Panda」選為全球最美花海街道之一。

隧道內外兩樣景  嬌媚的花簇與廣闊的田野

臺南市近年推動農業旅遊,針對不同客群,以點、線、面串聯成多元的遊程。白河172線於109年度已納入區域農遊軸帶的規劃,串聯竹門、大竹、林子內、虎山等社區形成軸帶旅遊動線,且白河區已有休閒農業區雛形,今年也將納入休閒農業區評估。除了春日的木棉花道,夏日也可觀賞蓮田稻浪,秋冬品嚐蓮子大餐,來一趟關子嶺溫泉之旅。

吳長庚特別推薦接續在鮮紅木棉之後,亮麗登場的阿勃勒,主伸展台有南89線道路與蓮鄉自行車道,燦爛明亮的花串宛如流蘇隨風飄逸,饒富青春甜蜜氣息,微風吹拂,不時飄著黃金雨,樹梢遍地黃燦燦,賞心悅目。公視爆紅的連續劇《俗女養成記》,有一個場景是媽媽帶著嘉玲去學鋼琴,母女倆搭的公車行駛在又長又遠的林道中,氣氛畫面既蒼茫且深邃的南172甲線,兩側植滿印度紫檀,萬紫千紅的春天。不讓百花專美於前,抓住春光小尾巴,黃色小花4月冒出枝頭,為白河增添色彩。白河坐擁80、90年玉豐綠色隧道,隧道兩側由老芒果行道樹構成,在百花爭豔的樹種中顯得低調,不失清新,置身其中,療癒十足。

埤塘圳水是白河農業休閒觀光的自然景觀核心,林初埤、將軍埤、埤仔肚埤與小南海等串成一系,埤岸草木環繞,埤坡蒹葭蒼蒼,萬頃碧波,時有水鳥嬉游覓食,恬靜清幽,晨昏霞光映照,金黃閃耀,頓顯璀璨華麗。

白河木棉花道美得令屏息,是拍照打卡熱點。

農村再生 是農遊的核心價值

原本經營工程事業的吳長庚替農村改造景觀時,發現農村產業的困境在行銷,為了幫助農民,投身農村再生十幾年,參與後才了解打通路不易,於是轉個彎讓遊客主動上門,短短2周的木棉花季每年吸引至少30萬人次到訪,他是帶領協會志工投入的靈魂人物,除了設計遊程,也規劃因地制宜的內容,例如去年發想了琴、棋、書、畫、射等主題,邀請藝文大師、高手,和著百花、綠野、水塘、群山現場演奏、揮毫、對奕,讓遊客身著古裝體驗騷人墨客的風雅。

農遊必備的食農教育,來白河會有最徹底的經驗甚至進階到循環經濟,從播下蓮子的那刻,志工便定期回報荷花成長狀況。近來還開發將荷染後的蓮蓬炭化做為除臭用品,而太過碎化的部分則製成醋液,甚至融入交趾陶土做成杯子等器具,呈現特殊紋路。陶土做成杯子等器具,呈現特殊紋路。

白河草店「稻荷咖」工作坊是協會推展農村再生的重要據點,名字是吳長庚的創意,取決於白河農特產水稻、荷花和毗連的東山咖啡「三合一」,匯集了社區居民智慧的手作結晶,蓮藕粉、荷染包、蓮子酥、荷醋液等,取材天然,完全不添加任何化學成分,是安心的伴手禮中心,目前在此設立地方農特產直賣所。

白河作為早已成名的旅遊景點,又發展出鄉村的人文風土景象,注入農業旅遊觀點,再深化地方特質。體驗白河,不在此時,更待何時?

白河木棉、波斯菊花田,為大地披上繽紛錦繡。

【廣編企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