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蘭的樹植應用與栽培技術

粉色中型花品種明亮而繽紛,傳神地表達蝴蝶的意涵。

文.圖/許嘉錦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

蝴蝶蘭的樹植位置應該考量通風性、受雨性、遮光度及高度。高度要基於觀賞的便利性,大約胸高或是與視線同高的位置較佳。

樹植栽培的好處與品種選擇

蝴蝶蘭樹植栽培時會成為景觀的一部分,在未開花時能融入環境,開花期著重於花開的壯麗,因此需要考慮花色、花朵尺寸及多花性。

花色部分,由於蝴蝶蘭樹植時仍以樹蔭下遮光處為栽培位置,大場景的環境通常相對較暗,因此,選擇白色、黃色、粉色等明亮花色,具有較強的視覺吸引力,容易在花期時突顯出;另外,白色花和黃綠色則能彰顯高雅氣質,也消解初夏的炎熱;深紅及黑色花系列較不易突出,需要種植在較明亮的區域。尺寸方面,以8~10公分的中型花品種較佳,因為景觀花是遠觀,不同於盆花的近看,花朵太小難以呈現顏色斑塊之美。再者,中型花生長健壯後能形成大叢花瀑,沒有大型花品受風折斷或過重下垂的問題。

蝴蝶蘭樹植能營造自然與觀賞兼具的庭園景觀。

蝴蝶蘭與石斛蘭都是適合樹植的蘭花,風趣各異。

適合蝴蝶蘭樹植栽培的樹木選擇

一、樹種考量

栽種在水苔介質和盆器中的蝴蝶蘭盆花,有賴栽種者放置在合宜的遮光環境,並適時提供澆水和肥料,才能在春夏之際開出滿盆的花朵。而樹植栽培的容器和介質都是樹皮,除了早期供水和給肥,最後依靠的水和養分也都經由樹皮而來,因此,樹皮的形態和質地十分重要。

由實務栽培經驗得知,適合蝴蝶蘭樹植的樹種需有皮厚且裂紋深的特性,例如:松樹、樟樹、茄苳、苦楝及臺灣欒樹等,均為較佳的選擇。因為厚樹皮可提供較好的乾溼緩衝,粗糙與深裂紋便利蘭根附著,也能堆積有機碎屑,兩者特性均有利蝴蝶蘭在樹皮上建立穩固而健壯的根系。相對地,樹皮光滑的樹種,如九芎、光蠟樹等,則需要多費心管理才能成功栽培蝴蝶蘭植株。

樟樹樹幹粗糙而深裂紋,蘭花根系能良好地附著生長。

二、樹植位置

野生蘭在蓊鬱的森林裡,總是生長在樹木的中上層以獲得最適合的光照和飲水條件,但也因此不易被發現。樹植的目的和條件與野地不同,蝴蝶蘭樹植目標在呈現蘭花曼妙之美,且庭園中的林木不似森林,林下並非暗無天日;即便是樹木主幹,都能享受足供植物生長的陽光。

因此,蝴蝶蘭的樹植位置應該考量通風性、受雨性、遮光度及高度。高度要基於觀賞的便利性,大約胸高或是與視線同高的位置較佳。也由於高度受限,一般都只能將蘭花栽培在樹木主幹上,選擇的條件要受樹蔭遮光、不會受日光直射,而且要通風佳、易澆水或是受雨淋澆,但記得避開颱風侵襲面以免植株受損和吹落。

黃花紅心的中型花品種能提供足夠的豐花感,以及明亮氛圍。

樹植蝴蝶蘭的澆灌方式

有別於種植在容器內的蘭花,樹植的蘭花沒有容器盛接流水,因此實務操作上建議使用電動噴霧機或加壓水管,直接以水柱將水灌注在蘭花的介質上;但水壓不可以太強,以免造成植株損傷或介質流失。澆水頻度為每週1次,持續3~6個月,也可採用滴灌方式,配接灌溉管線在樹植蘭花基部,可達到定期灌溉管理的便利性。

一般而言,蝴蝶蘭樹植照料半年後即能存活且生長良好,往後維持不定期澆水或採用每週半公升水量的定期滴灌即可。供水量和頻度要視環境而定,秉持「多不如少」的原則,只需注意觀察蝴蝶蘭的葉片,避免失水乾皺的情形即可,特別是冬季乾燥少雨的季節,務必至少每2週澆水1次。

以鋁線為固定材料,剛完成樹植栽培的蝴蝶蘭。

樹植蝴蝶蘭的病蟲害防治要點

蝴蝶蘭主要的病害有黃葉病、軟腐病、炭疽病、灰黴病和白絹病等,相關用藥資訊可至植物保護資訊網(https://otserv2.tactri.gov.tw/ppm)查詢。然而,樹植栽培的目標是欣賞蝴蝶蘭的姿態之美,更賦予自然與健康的期待,因此,並不建議使用農藥進行防治。在種植以前,應該慎選品種,依據本文提供的原則來選擇,再配合介紹的樹植方法,建立通風及排水良好的微環境,應能避開這些常見的病害問題。若不幸因品種不適應或是異常氣候而嚴重罹病,通常在種植第1年就能發現,就無妨汰選捨棄不耐病的品種。

病蟲害方面,薊馬是較常見的蟲害,各品種均沒有抗性。一般而言並不會造成嚴重問題,如遭逢危害較深,可採用薊馬警戒費洛蒙資材來降低密度,或上植物保護資訊網查詢相關防治用藥。另外,蝸牛是樹植蝴蝶蘭最大的威脅,主要有球蝸牛和非洲大蝸牛,兩者通常在降雨後啃食植物葉片,尤其非洲大蝸牛因為體型大,常常啃食全株葉片直到殆盡。雨季後,蝸牛雖不活躍,但也就近躲藏於葉片下方,於溼潤時危害植株。建議可採在雨季時加強巡視,戴手套移除花園周遭的蝸牛,或定期翻找葉片下潛伏的個體,也可以設置阻蝸器或雨季前後在花園中施撒聚乙醛(metaldehyde)食餌,誘殺蝸牛。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1年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