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福利新篇章2】農業保險新篇章,農產遇損免驚惶

文/段雅馨

2015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和富邦產險合力開發出第一張水梨農業保單,「替作物保險」的概念正式被介紹給臺灣的農漁民。

農業保險試辦迄今6年,2021年1月1日《農業保險法》正式上路,完成保障農民福利的最後一塊拼圖。農業保險將擴大服務範圍,不只有望在今年(2021)上半年開發出茶葉、葡萄和蜜蜂產業的新保單,農委會也預計設立「財團法人農業保險基金」,專業管理保險基金並再保險以降低保費,還有培育勘損人力、舉辦推廣講座、建置農業保險資料庫等任務,寫下農業保險歷史性的新頁,讓從農更加有保障。

當支撐自己的強大拐杖 投保農業保險分攤災損風險

替農產保險究竟為什麼如此重要?看天吃飯並非老生常談,甚至堪稱當今農業面臨的重要考驗。農委會農業金融局副局長周妙芳表示,農業與天氣的關係本來就密切,而近幾年極端氣候發生得更加頻繁,農業生產受到的挑戰可說是日益增加,「在這樣變動劇烈的大環境之下,更得要避免『看天吃飯』。」農業金融局局長李聰勇更指出,去年下半年西部缺水停灌,然而宜蘭地區卻因多水產生農損;12月更發生前一天高溫逼近30℃,隔日卻立刻下探6℃的情形,這表示極端氣候不但正在發生,更牽一髮動全身,在生活中有感,更深刻影響農業生產,凸顯農業保險的重要性。

農業設施投入成本高,加入農業保險可降低遇災的損失。(攝影/張家瑋)

周妙芳根據過去15年的資料統計表示,臺灣每年平均因天然災害而產生的農損金額約124億,農委會提供給農民的天然災害救助金每年平均約為32億,只有農損金額的約25%,也就是說災損的其他約75%仍須靠農民自己負擔,光靠救助金,無法填補災損缺口。「這也是農業保險的用意,就是把這些風險(災損的約7 5%)分攤掉,農民付相對少的保費,當災害損失時能獲得相對高的理賠金。」周妙芳說,農業保險推動至今,投保率從初辦的0.93%提升到去年的9.76%,目前共有21個品項33張保單。

在亞洲地區,日本、韓國和中國都已有農業保險,富邦產險企業保險商品資深協理李慧玲是臺灣首張農業保單的開發者,第一張保單也是借鏡日韓,從高接梨著手。從試辦開始就參與農業保險推動的她觀察,大部分會令農友持觀望態度的原因,還是源於對產險的陌生。「一般大家比較認識壽險,就是繳多少錢可以拿回多少錢。很多農友會問:『我高接梨花3萬塊保險可以拿多少?如果沒有拿回來不是就丟到水裡?』就可以看出是因為在概念上比較陌生。這也使得推動不易。」

而另一個挑戰則是農業產業長年以來只能依賴天然災害現金救助,針對這一點,周妙芳也表示,其實初衷是希望當災損發生時,天然災害救助金能給予農民一個基本的協助,進而東山再起。不過她也強調,「就像資料看到的,這個救助金只是實際損失的25%而已。要真正降低風險、在遭逢變異時重振,就得藉由農業保險填補另外75%的缺口。」

農業金融局副局長周妙芳表示農業受極端氣候影響,挑戰更加嚴峻,更凸顯農業保險的重要性。(攝影/王志元)

農業保險保障範圍更廣 水梨水稻都有獲得理賠

目前在所有項目當中,水稻、梨和農業設施是投保率前三名。以梨來說,由於是第一張保單備受關注,再加上一年就出險、有理賠,農民投保意願相對踴躍。李慧玲分享一位梨農投保第一年就獲得理賠,第二年不但主動續保,還會「呷好道相報」拉鄰近農友加入;周妙芳也認為年年出險是梨品項投保率高的原因,臺中是梨的主要產區,農民風險意識高,前年(2019)就因為沒有雨而獲得400多萬的理賠金,再加上梨品項的保單形態多元,實損實賠型和災害連結型都有,天氣指數型裡又分風速、多雨量和少雨量,「等於無論哪一種情況發生,都有可能理賠。投保意願自然就高。」

而水稻因為種植面積最廣、涉及農民數量最多,投保範圍為全國性,在一期稻作有10.79%的投保率,二期稻作的投保率更達15.31%。在補助方面,農委會給予保費50%的補助,地方政府可依財務狀況再加碼,像是臺南市就有25%,而雲林縣則有40%;以雲林縣為例,一位稻農只需要負擔10%的保費就能享有保險。

2020年一期水稻發生稻穗不稔實、空包彈,造成農民收獲量減少,就有29個鄉鎮達到理賠標準,其中花蓮縣理賠了共約5,580萬元,是全臺第一。花蓮縣富里鄉的稻米栽種面積約為2,500多公頃,就有約1,900多公頃投保稻險,花蓮縣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表示,當地是集團栽培式的契作專區,農會和各家碾米廠聯合起來,負擔該區農民投保應付的10%保費,「等於共同買一份保險給稻農,讓農民們能安心又專心地種田。」2019年二期稻作遇蟲害,整體收成少了2成多,也有啟動理賠,1公頃領了約6,800元;2020年一期稻作空包彈,6、7月收割期又遇高溫而結穗不佳,保險更理賠了1公頃約1萬4,000元,整個富里地區獲賠了約2,600萬元,而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只獲得100多萬。富里鄉的潘美秀就是受惠稻農,參與農業保險4年來有兩次出險,獲得20多萬的理賠金。

張素華觀察,有了實際理賠之後,當地稻農漸漸感受到買保險的重要性,更會主動詢問投保。她也指出,天然災害要像寒害、風災才符合補助資格,然而保險涵納了病害、蟲害與其他可能導致產量減損的風險因子,再加上,現在採取雙軌制,天然災害現金救助與農業保險併行,等於是在既有的天然災害現金救助上,又多了保險理賠,是雙重的保障。

水稻因耕作面積廣、涉及農戶數多,為目前農業保險投保率的第一名。(攝影/吳永培)

設立專法 穩固保障農民福利

李慧玲以多年經驗分析,用保險的大數法則來看的話,目前農業保險的覆蓋率還不是很高,農友對於產險概念陌生是主因,而除了加強產險知識之外,調整補助金的多寡也是提高投保率的另外一途。她分享,國際間在農業保險上的補助比例都不低,而目前臺灣農民對於自掏腰包買保險仍持觀望態度,若視情況調整補助,也許能使農民想「試試看」,踏出第一步。針對補助金額,周妙芳回應,在《農業保險法》通過後,保費補助有法源依據就能更穩定地補助保費,「我們也發布補助辦法明定補助比例,就是要讓農民知道政府是玩真的!」

2021年上半年,農委會預計再推出茶葉、葡萄和蜂產業的農業保險。(攝影/張家瑋)

另外,簡化申請流程和補助款金流,也是提高投保意願的另一方法。鑑於《保險法》規定,保費必須全額繳清後保單才能夠成立,也就是說雖然各保單都有一定比例的政府補助,農民仍需要先負擔100%的保費、繳交給產險公司,政府後續再提撥補助給農民,這是許多農友猶豫再三的原因之一。周妙芳也收到很多農友反映,「他們會覺得,為什麼既然都要補助了還要農民先付全額保費?」她了解農民心聲,但也坦言礙於法規規範實在無法全面開放。

周妙芳表示,今年《農業保險法》上路後,依據其中的第9條「農業保險之保險費應於契約生效前交付之,但經主管機關另行指定交付方式者,不在此限」就能視農友實際需求逐步優化、調整投保保費與流程,也會和各部會溝通,討論出共識跟解決方法,期許未來有更多農民受惠。

《農業保險法》專法正式上路,讓農民福利的保障有法源且更穩固,邁入農業保險的新里程。(設計/黃于倫)

再分散風險、培育勘損人力、建立農險資料庫

對於試辦成果,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直言「要檢討」。目前農業保險開發出21個品項33張保單,投保率為9.76%,理賠率是66%,「(理賠率)低於100%就要檢討,表示假使一個農民保了1億元,當損害發生時獲得的(理賠金額)不足他付出的。」陳吉仲更表示農業保險要達到專業農戶投保率30%才是較穩健的覆蓋率,會檢視現有每張保單內容是否符合實際情形,更重要的,讓農民更加了解農業保險對其收入的重要性。

高雄市美濃區農會總幹事鍾清輝肯定農業保險的推動,也認同其必要性,在2020年12月29日記者會上他分享向農友推廣農業保險的經驗。他說,每個地區的特色不一,美濃地區就有番石榴、木瓜、溫網室設施等項目,涵蓋面向多元,「每次農委會開完說明會之後,我都會留下簡報檔,根據我們這邊的品項調整簡報內容,再用客語轉換給農民。」他指出,地區總幹事是關鍵角色,政策只是大方向,仍有賴地方農會因地制宜。

除了重新檢視試辦成果之外,周妙芳也表示正在開發茶葉、葡萄和蜂產業的農業保險,計畫今年上半年度推出。「豬隻死亡保險強制投保」也預計在5月分施行,現有豬隻死亡通報(50公斤以上)每頭豬可領1,500元補助,而強制投保豬隻死亡金額提升到1,800元,豬隻死亡直接送到化製廠,降低市場上死亡豬隻流通的可能。

另外,農委會也將成立財團法人農業保險基金,主要任務為「再保險」、「培訓勘損人力」和「建立農險資料庫」。「再保險」指的是把農民繳的保費交給基金專業管理,並將這些金額投入國際市場再保降低風險,風險降低了,保費自然也能跟著調降;而基金一部分會用於「勘損人力」的培訓,在未達天氣標準但實際上受氣候影響、實損實賠等需要現場勘災的時候,由專業人員做更精準的評估。另外一項重要任務是「建立農險資料庫」,透過農損及理賠經驗累積資料,找出每個地區、每項作物的「關鍵致災因子」,滾動調整保單設計。

農業保險仍會持續檢討調整,並因地制宜符合各地區農友的需要。(攝影/王志元)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1年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