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福利新篇章1】農民退休有儲金,專業務農好安心 《農民退休儲金條例》上路

《農民退休儲金條例》讓農民能安心退休養老。(攝影/林清華)

文/陳慧萍 攝影/王志元

讓退休農民生活有穩定收入,營造好的從農環境,彰顯農業是一個有保障的職業,才能吸引年輕人從農,為農村注入新活水。

繼農民健康保險、農業職業災害保險、農業保險,蔡英文總統去年(2020)6月公布《農民退休儲金條例》,今年元旦正式施行,完成農民四大福利最後一哩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委陳吉仲表示,這是蔡總統送給農民朋友最好的新年禮物,也是臺灣農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陳吉仲說,農業作為一個職業,過去卻沒有退休制度,無法吸引年輕朋友從農,也無法保障從農的老年生活;因此2016年蔡英文總統上任後,就把建立農民退休制度列為國家的首要政策之一。去年《農民退休儲金條例》終於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從今年元旦起正式上路,農民從此可以和其他職業一樣享有退休保障,有助於讓農業經營更專業,農民務農更安心。

「農退儲金制度是能夠翻轉農業的重要工作。」農委會輔導處長陳俊言表示,臺灣農村高齡化現象很明顯,光從農保平均投保年齡67歲就看得出來,隨著老農逐漸凋零,近年農民人數已由107萬人減少至105萬人,一定要建立農退儲金制度,讓退休農民生活有穩定收入,營造好的從農環境,彰顯農業是一個有保障的職業,才能吸引年輕人從農,為農村注入新活水。

農退+老農津貼 雙層式經濟安全保障

陳俊言說明,農退儲金制度是仿效勞工退休金制度,為農民開設農退儲金個人專戶,由農民與政府共同按月提繳,鼓勵農民儲蓄養老;農民每月提撥金額,是以勞工基本工資(目前為2萬4,000元)為計算基礎,在1%至10%範圍內,自己決定提繳比率,政府對等提繳,「農民存一塊錢,政府也幫你存一塊錢」。到了65歲退休,農民就可以按月定期領取農退儲金,原本的老年農民福利津貼制度不變,提供農民雙層式老年經濟安全保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輔導處長陳俊言。

農退儲金屬自願參加性質,只要是未滿65歲、具農保(農民健康保險)身分,沒有領取其他社會保險老年給付的農民,都有資格向農會申請參加。根據農委會統計,目前全國參與農保人數是105萬人,其中65歲以下、符合農退儲金資格約有45萬人。

陳俊言說明,農退儲金制度以農保身份認定,是因為農保本身就是要照顧實際從農的人,在資格上有嚴謹規範,由農會5人小組(包括農會總幹事、保險部主任、地方政府人員等)審查;農會人員長期在農會轄區,對當地農業運作、農民都很熟悉,有沒有實際從農可以判斷。若有農民具有務農事實,但因租約取得困難,沒有農保資格,可以主動向農業改良場申請實耕證明,再到農會申請加入農保,未來便可參與老農津貼及農退儲金制度。

至於兼業農利用農閒外出工作,並重複加保勞保,是否就無法參與農民退休儲金?陳俊言說,勞工退休金和農民退休金都是個人提撥專戶,兩者並不衝突,法規允許兼業農重複加保勞保,但一年不能超過180天;不過要注意的是,若領取勞保老年給付等其他社會保險,就會不符合農保資格,無法受領老農津貼,因此年輕人如果出社會後曾參加勞保才轉職從農,就要評估是否放棄原本的勞保。

繳納40年 退休最高月領4萬5,590元

根據《農民退休儲金條例》,農民每月提繳金額,是以勞動部公告之勞工每月基本工資,乘以提繳比率計算,提繳比率由農民在1%至10%範圍內自行決定,繳多少,政府就對等提繳多少;若農民想要調整提繳比例,一年可以調整兩次,固定在每年5月或11月向農會提出申請。

以25歲青農為例,若選擇最高提繳比率10%,以2021年基本工資2萬4,000元為基礎,每月繳納2,400元,政府也會相應提撥2,400元;年滿65歲後,每月將可領取老農津貼加上退休儲金約4萬5,590元。30歲起提繳35年的農民可月領3萬7,245元;40歲起提繳25年的農民可月領2萬4,530元。

陳俊言說,農民退休儲金制度主要鼓勵年輕人投入,政府一對一、對等提撥,比很多投資都好;老農津貼可領至過世為止,退休儲金則可領至85歲,若提早離世,由家屬一次性領回。

年紀較長的農民,雖然提繳時間較短,但若50歲起提繳15年,退休後月領約1萬5,000元,也會比只領老農津貼多一倍。

陳俊言說,農民繳越多,退休領越多;越早開始提繳,對農民越有利。目前農委會預估第一年約有6萬名農民參加,預計投入16億元經費,以農委會目前一年1,600億元的公務預算額度,應不是問題。

吸引年輕人返鄉從農 翻轉農業從退休制度開始

因應農退儲金在今年1月1日上路,農委會比照2018年農民職業災害保險開辦模式,提早在去年12月7日受理申請農退儲金,農民反應十分踴躍,農委會農民健康保險專案辦公室邱鼎翔技正表示,據各縣市農會統計,截自2020年12月31日為止,已有2萬8,499名農民申請參加。

陳俊言表示,農委會期待農退儲金覆蓋率能在2年內達到20%,各縣市農會知道新制度對農民有利,都會主動通知農民,目前反應比當年推動職災保險還要熱烈;他說,農退儲金制度讓農民真正被當成一種職業,農民內心感受被尊重,雖然對65歲以上農民受惠有限,但他們會鼓勵後代來申請,對青農有激勵作用。農退儲金開辦之後,已有農會幹部向他透露,「最近有很多年輕人加入農保」。

翻轉臺灣農業從退休制度開始,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從農。圖為宜蘭員山青農創立「埊」代耕品牌。

現年24歲的青農謝孟儒表示,他從小跟隨家中務農,種植香蕉、木瓜與稻米等作物,若現在參加農退儲金,每月提繳10%,到了65歲退休時將可月領4萬5,000元,對老年生活很有保障,他可以更放心留在故鄉打拚。花蓮稻農潘美秀說,農退儲金讓農民自己決定提繳比率,1%到10%自己選,農民投入多少,政府就補助多少,真的很照顧農民;她家裡連同父母和三個小孩一共有七口,她正在精算要提繳多少比例,確定就會提出申請。

對於農退儲金制度正式上路,陳吉仲表示,建構完整的農民福利體系,是蔡英文總統2016年新農業政策的重要核心,從2016年到2020年,農委會陸續完成了實耕者加入農保、農民職業災害保險、農業保險、農民退休儲金制度等「三保一金」,全面涵蓋農民從業的基本保障、職災保護、風險分攤,以及退休後的老年安養。相信完整的農民福利拼圖,能夠吸引更多青年願意返鄉從農,讓農業成為一個更有尊嚴、更能吸引新血加入的行業。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出席雲林農民退休儲金說明會。(圖片提供/農委會)

農民退休儲金2021年元旦開跑,蔡英文總統與美濃農友一起存下第一筆退休儲金。(圖片提供/總統府)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1年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