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辦桌】辦桌菜登上舞臺,邊吃邊看戲說人生

文字/曾怡陵 圖片提供/國家兩廳院

國家兩廳院廣場舞臺前,觀眾一邊看戲,一邊吃著國寶級總舖師阿燦師(林明燦)的油飯和菜尾湯;臺上賓客除了觀戲、當演員,還可以享用經典辦桌菜。這是國家兩廳院藝術出走作品《十二碗菜歌》,2019年起連兩年在臺北及臺灣偏鄉免費巡演,讓辦桌文化以不同以往的脈絡進入民間。

國家兩廳院廣場舞臺前,觀眾一邊看戲,一邊吃著國寶級總舖師阿燦師(林明燦)的油飯和菜尾湯;臺上賓客除了觀戲、當演員,還可以享用經典辦桌菜。這是國家兩廳院藝術出走作品《十二碗菜歌》,2019年起連兩年在臺北及臺灣偏鄉免費巡演,讓辦桌文化以不同以往的脈絡進入民間。 成長於臺北市蛋黃區的兩廳院駐館編導、齊聚一堂劇團團長暨藝術總監樊宗錡記得,童年時臺北就禁止封街辦桌,因此對辦桌的記憶非常模糊。他以「記憶中的滋味」為引子,想喚醒大家珍視被遺忘的事物。 在現代低鹽少油的健康飲食風潮下,農業社會發展出的重鹹重油口味逐漸淡出,而阿燦師仍堅持保留古早辦桌的味道和形式,是樊宗錡最後定調跟他合作的主因。樊宗錡說:「劇中的辦桌故事是真人真事,當中的糾結都來自於人情,臺灣味等於古早的滋味與人情味。」此外,他也發現阿燦師與父親的相處模式反映許多臺灣家庭的父子關係。「阿燦師說父親『什麼都沒教』,即便父親要他『看一遍要記到死』,做菜時也會放慢速度讓他學,但不是手把手地教,那是屬於那個年代父子幽微的相處方式。」 也因此,由辦桌場合呈現的古早味與父子間的情感成為《十二碗菜歌》的主軸。阿燦師以舊時辦桌的場合「八慶一喪」為概念,將人生大事以辦桌菜表現。 經歷一次次的辦桌,父子間的心結逐漸加劇而後化解,阿燦師也憶起跟父親辦桌的情景。「劇中父子吵架,我以前哪敢跟父親吵?他眼睛一瞪我就會怕。」他客串的商店老闆也講出他的心聲,「味道如果沒有傳承下去很可惜,但孩子有自己的頭路。我也想退休,但師傅們怎麼辦?」 演出後有觀眾向樊宗錡表達感謝, 戲劇讓他們想起許多往事。樊宗錡說,這齣戲集結了眾多受訪者的生命養分,意義遠超過他的想像。辦桌從街頭走向舞臺,迴響在觀眾腦海和味蕾的看戲體驗將逐漸發酵,成為回流、滋養辦桌文化的養分。

《十二碗菜歌》在兩廳院藝文廣場演出時,有許多觀眾共襄盛舉這場辦桌歌舞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