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豬肉及可食部位,明年起可合法進口,但國內對於開放萊豬進口仍有不同意見,農委會主委陳吉仲23日表示,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11個會員國允許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口,面對如此重大議題時,應從專業角度看問題,以理性來探討,因為這是涉及產業界發展、食品安全、國際經貿的重大議題。
陳吉仲23日出席農委會防檢局舉辦「謹慎使用抗生素,安全用藥好態度」宣誓活動時,回應萊豬爭議。
陳吉仲說明,專業處理萊豬議題,就是要看清事實,全球101個國家允許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口,所以萊劑殘留量只要在安全容許量以下就是安全的,以日韓為例,日本最重視食安,日本於2005年開放萊豬進口,日本每人每年美豬消費量超過2公斤,比我們現在國內美豬每人每年平均消費量0.49公斤還高,過去15年來,日本也沒有發生過萊豬的食安問題,所以萊克多巴胺殘留只要在安全容許量以下,就是安全的。
國內仍有許多民眾或是高風險族群的消費者對萊克多巴胺有疑慮,因此政府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好產地標示,規定在市場、餐廳等場所銷售的豬肉及豬肉加工品均須清楚標示原產地,讓消費者選擇,這才是政府重要的食安措施。
對於1122秋鬥遊行訴求反萊豬、反毒豬,陳吉仲回應表示,CPTPP的11個會員國允許萊豬進口,若要說萊豬有食安疑慮,應該講清楚到底有何疑慮,而不是只用一句「毒豬」來解釋。陳吉仲說,2012年開放萊克多巴胺牛肉進口,進口美牛數量從1萬8千噸增加到2019年的6萬4千噸,平均每人每年吃3公斤的美牛,而美牛大部分含有萊克多巴胺,如果過去8年來,有任何萊克多巴胺牛肉造成食品安全風險的問題,那才是政府要考慮的。
陳吉仲強調,面對這類涉及產業界發展、食品安全及國際經貿的重大議題時,應從專業角度看問題,從理性來探討,這樣對國家、對消費者、對畜產業才是正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