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豆阿伯與街舞小子,炒豆仔的老青世代對談

文字/李佳芳 攝影/王士豪

十年前,古坑咖啡潮興起,咖啡原鄉之名大噪,卻在混豆風波重創之下,聲勢急遽下墜。五年前,在地咖啡烘焙業者揪結組成「斗六咖啡烘焙會社」,用烘豆師角度重新探尋本地咖啡文化,而以最高齡加入的第一代烘焙師陳守宜觸動了隔代咖啡人Lobby,兩者激盪出一支名為「1960」的烘豆之作,那深黑焦豆裡的老味道緩緩飄香,令人再次憶起了臺灣咖啡的故事……

來到Lobby所開的Mr.Lobby Coffee Roaster,藏在木造老屋裡的咖啡館內,依照主人喜好擺置了許多老件,空氣中瀰漫著舊時生活的氣味。蓄著鬍子戴著漁夫帽的Lobby,後腦勺露出一小段髮髻,渾身潮流設計的個性打扮,不似其他咖啡師給人的技術知青感,隱約還有一點從前當街舞舞者的影子。

Lobby踏入咖啡業不算長,因為以前在港澳表演時,略接觸了當地咖啡文化,覺得喜歡所以選了咖啡當成斜槓的第二副業。大約三年前他又進階學烘豆,加入斗六咖啡烘焙會社認識了陳守宜。對於這位年紀差遠的烘豆阿伯,Lobby比起陌生卻有更多的好奇,「阿伯恁以前炒的咖啡是啥物味?」省略自我介紹的單刀提問,卻成了潮青男孩與白髮老翁照面相識的開端,也促成了日後結黨烘豆的契機。

陳守宜的家離店不遠,要不是Lobby主動攀談,約莫是不會發現自家旁有這樣一間店。約訪當日,陳守宜把米袋當書包,提著自己的咖啡記憶前來。他翻出一疊資料與老照片,慢慢說起自己是為何從工廠製圖工程師,搖身變成臺灣的第一位烘豆師……

曇花一現的臺灣咖啡工廠

臺灣咖啡的歷史始自1884年由英國人攜入三峽,經日治時代臺灣總督府的長年試種培育,並且在日本三井系統之圖南產業株式會社竹林事務所的推動下,選擇在古坑鄉荷苞村大量種植阿拉比卡種,使斗六於1927至光復前奠下咖啡生產基礎。

光復後日人留下的咖啡園無人管理,荒廢在山林深處,但1950年代的國際咖啡市場看好,林務局遂把老園移交給農復會成立的「雲林經濟農場」,恢復六千多公頃林地的生產功能,並在1959年完成咖啡工廠建造,把荷苞山採收的咖啡漿果從脫皮、脫膜、分級、發酵、水洗、日晒,到最終端的烘豆處理,完成第一支本土咖啡產品「臺灣咖啡」。陳守宜還記得初代產品,「還是用馬口鐵罐裝,上面印著『增產報國、反共抗俄』的標語。」

斗六咖啡工廠內,最壯觀莫過於新式西德製咖啡烘焙機,這臺烘豆機的最大烘焙量為90公斤(兩百磅),高度超過兩層樓,而生豆得用履帶輸送投放,是遠東最大最現代化的烘豆設備。以前臺灣沒有專門咖啡設備商,蓋工廠、組機器都是委託中國石油公司(高雄煉油廠),「我原本來是欲做安裝,了後就留落來操作機器,到了年底有咖啡,我就開始炒豆仔。」誤打誤撞之下,從未喝過咖啡的製圖工程師卻成了臺灣首位烘豆師。

溼式處理廠的脫皮機、脫模機、分級機,是把漿果變成生豆的重要設備。(翻攝自陳守宜資料)


文章未完,完整版請見《鄉間小路》2020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