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n to Cup 烘豆師賦予咖啡的無限可能

文字/王叡婷 攝影/莊智淵

漫步在騎樓遠遠能聞到咖啡香,走進店內外帶一杯香醇咖啡,這是一般人對於cama café的印象,方便快速就得到一杯新鮮烘焙的咖啡,也是Bean to Cup的最佳實踐。李彥勳在這裡一待就是12年,不但考取CQI Q Grader咖啡品質鑑定師、SCA咖啡烘焙師、SCA義式咖啡師等專業證照,也帶領著cama café共同成長。

烘豆是賦予咖啡靈魂的重要階段

李彥勳將烘豆師形容為導演,咖啡豆就是演員,無論是稀有名貴的品種,或採用特殊處理法,甚至只是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都需由烘豆師發掘它的本質與優點,展現咖啡豆的特色及個性。「烘豆師是Bean to Cup與整個咖啡產業鏈中的關鍵角色。」從一顆生豆到一杯咖啡,所有資訊都需全盤了解。

前端的產地特性及品種風味,中間經過不同咖啡豆處理法,再到後端的沖泡方式,義式、虹吸、手沖,生豆還需經過水分及密度測試,所有細節都會影響端上桌那杯咖啡的風味,而這些變因也成為烘豆師的資料庫,該如何運用烘焙技巧,才能展現最好的風味,讓單品豆更加分。「就像廚師對食材越了解,越能善加應用,端出美味料理。」

來自衣索比亞的日晒豆「果樹女神」,本身擁有很強的水果香氣及酸質,李彥勳刻意以低溫及縮短烘焙時間的方式,帶出個性鮮明、輕快明亮的酸香特色,讓水果風味更明顯並具有爆發性,「這款豆子在門市販售,剛開始很多客人沒辦法接受,經過溝通試喝,讓他們了解跟印象中的尖酸、死酸不一樣,而是一種愉悅、舒服的水果酸。」

單品豆才是王道?綜合豆是藝術創作

「一杯好咖啡,還沒喝之前鼻腔就要聞到上揚的香氣,喝得到第一口的風味、中段醇厚飽滿度及尾韻留香。」要創造完整的咖啡賞味體驗,配方調配很重要。李彥勳表示,雖然單品豆有其迷人之處,但不代表綜合豆就是隨便的產物,只要善加運用不同產地及處理法的單品豆特性,賦予咖啡豆不同的角色定位,就能搭配出最完整的前中後味,「綜合豆可以說是咖啡師創作的藝術作品。」

獲得2020 AICA澳洲國際咖啡大賽銅獎的「藝妓三重奏」,就是選用三支不同產區的藝妓咖啡豆,並分別以水洗、蜜處理、特殊發酵處理法,調和出迷人的熟果底韻,清新花香在喉間綿延悠長。最新推出期間限定的桂花奶蓋與桂花拿鐵,李彥勳笑著說:「因為旗艦店CAMA COFFEEROASTERS豆留森林院子裡的桂花樹開了,想把季節的味道與客人分享。」

淺中深三種焙度試飲,測出你對咖啡的喜好。


文章未完,完整版請見《鄉間小路》2020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