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萊豬健康風險公聽會意見分歧 立院周三審查萊劑動物用藥修正公告

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已向行政院申請增加人力及經費,增加萊豬開放進口後的查驗能量。(圖片來源/立法院)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12日召開「政府宣布開放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口,對國人健康之影響與危害」公聽會,學者及醫生對於萊克多巴胺的毒理看法分歧,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衛福部已做過健康風險評估,經食品衛生安全與營養諮議會開會,決定萊克多巴胺的殘留容許,未來開放後也會落實稽查,對於2012年反對卻於2020年決定開放萊劑肉品的雙標質疑,陳時中說:「希望爭議可以停止,國家還是要往前走」。

公聽會由衛環委員會召委蔣萬安召開,衛福部長陳時中、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行政院食安辦副主任許輔等官員出席,蔣萬安表示,周三立法院經濟、社福及衛環、外交及國防、財政、教育及文化等5個委員會安排聯席會議,審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函,為修正該會101年9月7日農防字第1011473960號公告」公聽會內容將是重要參考依據。

公聽會上,一位幼兒媽媽揹著她的小孩走向講臺,陳述她對於政府開放萊豬進口的擔心。王靖媛說,她是公聽會裡唯一非專家,但在科學面前,我們所知的東西都是有限的,「從外行人的角度看起來這件事就是荒謬,我是中產階級媽媽,花很多時間在研究小孩子應該吃什麼,從4個月大開始就接觸副食品,小兒科醫生都建議,食材選用儘量以自然、無毒,甚至是有機的食材為佳,這是媽媽界大家都公認的常識」,「沒有致癌性,不代表不會致病、不會造成過敏,以及是否有神經毒性?」王靖媛認為法令制定除了考慮科學證據外,應該考量生活習慣,「誰能天天在家煮飯?」

幼兒媽媽王靖媛揹著她的小孩在公聽會上,陳述她對於政府開放萊豬的意見,「沒有致癌性,不代表不會致病、不會過敏。」(圖片來源/立法院)

公聽會中的毒理專家從毒理的角度認為,「萬物皆有毒,只是劑量問題,毒性高低由劑量決定」,國衛院研究員林嬪嬪以毒理專家身分發言指出,萊克多巴胺可促進交感神經作用,於人體的半衰期為4小時,亦即最晚48小時會離開體內,沒有生物累積的問題,致癌性證據也不足。

朝陽科技大學環工系教授王順成指出,低劑量不見得對身體有害,萊克多巴胺是水溶性的,會隨時間排出體外,只不過每個人都應該有選擇的權利,就像基改大豆就要標示基改大豆一樣,萊豬也要做好明確標示,是否開放萊豬進口應是政治問題。

蔣萬安則質疑,「國內豬農全面禁用,但為何要開放萊豬進口?這是最矛盾之處,行政部門至今都沒有說清楚。」立委林德福詢問衛福部長陳時中,警察、運動員、軍人、學生都不能吃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豬肉,那麼2歲以下小孩能吃嗎?陳時中回應「沒有鼓勵,但並不禁止,衛福部僅就安全性做評估,至於MRL(殘留容許量)如何運用,由各部門自己做決定。」

衛福部的風險評估報告,是2019年委託成大教授李俊璋執行,立委蔡碧如認為,這份報告所使用文獻,從1994年至2012年,2012年後至今的科學報告都不在參考範圍內,他認為衛福部應該要另外再委託研究。

臺東大學教育系教授李偉俊指出,安全系數1以下沒有危害,但他要問的是「可不可以零?」,跨部會食安五環應注意並落實全民監督的第5環,即使擋不住明年萊豬要進口,公民們還是會繼續監督,他並點名陳時中、送他一句話:「你們所做東西一切都不違法,但都很不道德」,同時表示不排除發動上街抗議政府萊豬進口的政策。

全程參加公聽會的陳時中表示,劑量才是評估藥物用量安全與否的基礎,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已考量過不同狀態及風險的敏感族群,衛福部公布的安全容許量也採取更嚴格的標準,下調危險風險偏高的內臟其萊劑安全容許;風險溝通上則希望透過立法院,與民意做溝通;且衛福部已向行政院申請增加人力及經費,增加查驗能量,至於教育部、國防部等其他單位對於萊豬的立場,衛福部表示尊重,但「雙標爭議可以停止了,國家還是要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