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結節疹疫情遍布金門全島 設防疫防火線:全面滅蚊防擴及本島

金門爆發牛結節疹疫情,縣政府已比照消除登革熱病媒蚊的方式展開清除病媒行動。(圖片提供/金門縣政府)

牛結節疹疫情遍布金門全島,農委會13日召開「牛結節疹疫災緊急應變小組」會議,跨部會請求協助。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在會後記者會上表示,將全力協助金門縣政府,比照消除登革熱病媒蚊的方式,消滅牛結節疹的病媒蚊,以減少病毒藉由病媒傳播到金門其他畜牧場及臺灣本島的機會。

金門縣全縣有594場養牛場,養牛6282頭,截至12日止,首例案例場-金門畜試所在養548頭牛,已有74頭完成撲殺焚化,另完成199場的訪視後,列出疑似案例場有30場,出現牛結節疹臨床病臨床的有148頭,雖然疑似案例場的檢體尚未經分子鑑定,但因為臨床症狀極為明顯,因此疑似案例場均已進行防疫處置,並有8頭疑似病牛已撲殺。防檢局表示,尚有394場養牛場待訪視,待撲殺病牛140頭。

牛隻體型大,重達800公斤,處理不易,因金門沒有化製場,目前對病牛處置方式為撲殺後焚燒掩埋,陳吉仲表示,將與環保署盤點焚化爐及其他可處理屍體的場地。

牛結節疹,透過病媒傳播,速度很快,中興大學副教授莊士德指出,現在金門的疫情已很嚴峻,因此採取的防疫機制非常重要,抑制疫情在金門擴散的速度,並且防止疫情擴散到臺灣本島來。

牛結節疹的病媒有3種,庫蠓(又稱糠蚊)、刺蠅(又稱廄蠅)、壁蝨,其中,庫蠓也是牛流行熱的傳播病媒,莊士德說,根據2016年一項在土耳其的研究指出,庫蠓病媒蚊擴散速度每週7.3公里,速度極快,且牛結節疹的潛伏期可長達28天,最早發病的不見得是最早被感染的,以目前金門案例場及疑似案例場的分布,可能是同一批藉由風力從中國飛過來的病媒,推估2週前就進到金門的,以首例7月6日通報來看,這批病媒可能6月中旬就已經到金門。

莊士德指出,只要是吸血型的蚊子,都可能促成透過血液傳播病毒,所以防治病媒蚊蠅是當務之急的工作,金門上週末已啟動全縣病媒清除計畫,病媒蚊專家中興大學教授杜武俊已至金門採集蚊蟲,帶回臺灣後進行分類,再由農委會畜衛所檢測病毒,以確認會攜帶牛結節病毒的蚊蟲品系。

金門縣政府比照消除登革熱病媒蚊的方式,消滅病媒蚊,現已啟動全縣清除病媒計畫,以減少病毒再傳到其他畜牧場及本島的機會;同時,金門與臺灣間的任一種交通工作也要全面防蚊,杜絕病媒經由飛機、船舶進行跳島遷移、輕鬆抵達臺灣本島,陳吉仲說,14日起,飛機、漁船、貨船、客輪等運輸工具,出金門時要消除病媒蚊,抵達本島時還要再確認,避免病媒入侵到本島來。

即使牛結節疹疫情已在金門全縣擴散,但在一週的黃金時間內,施打疫苗還是有效!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表示,已經在南非及荷蘭找到可用疫苗,將儘速運回臺灣,因為是活毒疫苗,在牛隻尚未發病前打進疫苗,都能有效抑制症狀。緊急進口的疫苗有1萬劑,陳吉仲強調,只有金門的牛隻要打疫苗,以降低金門相關產業的損失,但本島沒有疫情,因此本島牛隻沒有施打疫苗的計畫,至於金門開始打疫苗的時間,會公開讓外界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