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糧食安全05】消費者力量 政府鼓勵選購吃本土飼料的國產豬

臺灣成功抵擋非洲豬瘟疫情,守住餐桌上的滷肉飯。(圖片/農傳媒)

文/記者陳儷方、游昇俯

臺灣豬抵擋了非洲豬瘟的侵襲,在慶祝口蹄疫拔針成功後,這波武漢肺炎疫情中,許多國家需要豬肉,臺灣豬重現出口曙光,增養的同時,飼料的取得及穩定供應成為大問題,「守護臺灣滷肉飯」的消費者,如果也能改吃臺灣在地玉米飼育的豬肉,也為臺灣豬的糧食安全盡一份心力。

2020年6月16日,是國內畜牧界的大喜日子,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正式認定臺灣為口蹄疫非疫區,自口蹄疫區除名後,農委會擘劃近年內增養百萬頭肉豬外銷的願景,讓臺灣豬肉重回世界舞臺。但也立刻出現許多質疑的聲音,其中包括了養豬飼料來源的穩定性,飼料原料玉米大豆都只能靠進口,多養豬就要進口得更多、依賴更深。

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表示,在肺炎疫情發生後,「我們一直有掌控原物料的供應」,他認為以現階段國際玉米供應來源來看,應該不是問題,即使未來計畫增養100萬頭肉豬,飼料原料仍可穩定地進口。

臺灣成為口蹄疫非疫區後,農委會喊出增養100萬頭肉豬專供外銷的願景。(攝影/記者陳儷方)

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祕書長張生金則指出,武漢肺炎疫情發生後,農委會針對畜牧業所需的飼料超前部署,讓國內畜禽糧食安全沒有受到太大衝擊,但他說:「雖然安然渡過這次驚險,下次呢?」張生金疾呼,產業界希望政府能針對來源風險分散、庫存政策調整,以及糧食自給率的提升等面向,重新思考並調整畜牧業飼料原料供應鏈網的重組。

飼料原料有95%是進口,存在最大的風險就是韌性問題,一旦進口全斷,國內現有庫存,以及緊急擴大生產的農作物,是否足夠餵養國內的畜禽?專長研究氣候變遷、糧食安全的臺大農學院院長盧虎生表示,全國農業會議討論過臺灣農業韌性的問題,當時,農委會也認同應該型塑臺灣韌性農業,以迎戰極端氣候。

盧虎生說,全球發生武漢肺炎疫情,雖然與當時全國農業會議設想的極端氣候前提不同,但同樣是面臨農產品供應上的挑戰,「正好提供機會檢視短中長期的糧食因應計畫,我們是否有準備好了足夠的韌性因應。」

成為口蹄疫非疫區之後,臺灣豬肉有望重回世界舞臺,農委會計畫增養100萬頭肉豬,專供外銷之用,但飼料來源呢?圖為台糖卸貨大豆粕情形,大豆亦是進口,先榨油再做飼料。(攝影/記者陳儷方)

吃在地飼料減少碳足跡 推動永續畜牧業

循環臺灣基金會創辦人暨董事長、台糖前董事長黃育徵,長期關注臺灣農業發展,他指出,這次疫情帶給農產業極大的損失,嚴重衝擊農民生計,一些國家為了確保糧食安全,直接禁止糧食出口,切斷了許多國家糧食和飼料的來源。

他說,農產品因為缺工無法採收,採收後又滯銷,嚴格控管港口運作,也導致農產品無法運送,進而使消費者恐於缺糧而搶購和囤積糧食。整個供應鏈的每個環節因深怕缺糧而產生恐慌。這些恐慌讓我們看到全球化、線性的糧食供應鏈其實是脆弱,不堪一擊。

黃育徵表示,臺灣的糧食需求極端仰賴進口,食品自給率不到40%,飼料自產率更只有5%。高度依賴進口情況下,對進口來源須確保不斷鏈,可以從「源頭的循環合作」著手,由國家帶領農民與國外合作種植玉米,當發生缺糧或搶糧時,原料可以優先提供給臺灣。

「消費者力量」是另一個重要推手,黃育徵說,國產飼料新鮮又營養,國產豬吃在地飼料,消費者又願意多付一點錢購買吃本土飼料的國產豬,雖然價格可能比吃進口飼料的肉豬高,但因為豬吃本土飼料,可以減少碳足跡,愛護地球。

他說,當消費者養成「國產比較好」的意識形成後,養豬戶就願意以較高成本讓豬隻吃本土飼料,帶動本土飼料需求後,農民就有動機改種硬質玉米,屆時政府可盤點全國農地,釋出土地專案種植。國內飼料自給率不到2%,面對國內農民認為沒有利潤可圖,缺乏種植誘因,黃育徵提出良性循環方法,「政府鼓勵消費者一起來支持吃本土飼料的國產豬」,以及完整配套方式,飼料的自產率可望跟著提升了。

若消費者能養成「國產比較好」的意識,養豬戶願意以較高成本讓豬隻吃本土飼料,農民就有動機改種硬質玉米。(圖片提供/農糧署)

曾任臺灣農村經濟學會理事長、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黃琮琪表示,WTO全球自由貿易、市場開放環境下,國內糧食自給能力不足,糧食供給就容易受到國際糧價波動影響,要避免國內糧食供給受制於國際市場,就要盡可能增加國內糧食自給能力,即使氣候不適合、土地種不出黃豆、小麥和玉米,也要想辦法種其他進口替代作物,減少對進口糧食的依賴。


【延伸閱讀】

【養豬糧食安全01】養豬飼料95%依賴進口 面臨斷鏈風險

【養豬糧食安全02】國產飼料玉米自給率2% 利潤低無栽培誘因

【養豬糧食安全03】玉米復興之路 農會建議組產銷班闢專區

【養豬糧食安全04】飼料原料缺口超乎想像 地瓜稻米誰是好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