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張雅琳 攝影/陳建豪 場地協力/伊日書屋YIRI BOOKS
炎夏之際,除了躲進房裡大吹冷氣,也可以思考對環境更友善的生活方式。透過「舒食埃及人文廚房」女主人林淑芳的生命故事,重新學習如何運用香草製成身體用品,讓植物的自然馨香為體感降溫。
距離約定好的採訪時間還有20分鐘,林淑芳一襲寶藍色棉質洋裝翩然來到,彷彿一股春風吹進布滿綠色植栽的院落。「臺灣女兒、埃及媳婦」是林淑芳最為人所知的身分,也是她慣常使用的開場白。因為這段異國婚姻,她曾遠赴埃及住上近兩年的時間,在當地的所見所聞、所知所感,都對她的生命有很大的啟發。林淑芳舉排灣族的傳統美食「奇拿富」(cinavu)為例,用葉子包裹食物的作法在埃及也有相似的料理「Mahshi 」,「我們常說『世界大不同』,但這不也是『世界大同』?」
林淑芳提及,當地流傳這麼一句話,「如果沒有在埃及住上七千年,你是沒有辦法評斷埃及的。」這是對自身文化深厚長遠的自豪。而一杯加了辛香料的埃及咖啡,從風味到烹煮方式,在在顛覆了林淑芳的過往印象,「我才知道,原來在世界不同的角落,竟然有這麼多人喝的咖啡是這麼特別。」正因為看見了別人的不一樣,即使不一定認同,但能理解,她強調:「多了理解,就多了包容。」她把這份柔軟的心,用在世間萬物上。
「小時候,我們家頂樓有個空中花園,爸爸會在那裡種花種菜。我印象最深的是有株桂花樹,八十幾歲的奶奶每天都會特地上樓摘新鮮花朵來供佛。」林淑芳從小在父親整理花草時跟前跟後地看,父親過世後,她回到自己的住所,不自覺地拿起剪刀、蹲在植物面前修剪起來,「因為父親離開,我不知道怎麼宣洩心中的悲傷,後來我才知道,那就是所謂的植物療法。」似是承襲了父親的綠手指,如今林淑芳也在家裡種了上百盆植栽,其中她最喜歡的是頂樓那一整排薑黃,成了都市水泥叢林間最棒的天然圍籬。
參與植物的生命 調配專屬於自己的香味
林淑芳強調,因為喜歡研究植物,從種植過程觀察植物的一生,發現植物的氣味會隨著季節、氣候而不同,對她來說,這才是真正參與了植物的生命,「接下來自然就要嘗試怎麼使用,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煮香草水、茶,再來可以一步步做成香草鹽、香草油和香草醋。」而林淑芳對香草水最早的啟蒙也是源自幼時經歷,「小時候皮膚不好,容易長痱子。媽媽就去跟賣愛玉的攤子要剩下的檸檬皮,加進水中,煮成一大鍋芳香滿室的檸檬水。」將熱燙的檸檬水兑冷水,用來沐浴,特別舒爽。
後來,她為了消除夏天皮膚上的黏感,聯想到可以製作氣味令人愉悅的香草水,自然也少不了檸檬這一味。她尤其強調要用有籽檸檬,「因為在我母親的年代,沒有無籽檸檬。如果今天我選擇了無籽檸檬,這份生命的傳承意義就斷開了。」林淑芳一邊說著,一邊將以艾草煮成的香草水倒入玻璃容器中,這時正巧一片樹葉悄然掉入,她溫柔道:「好,你想下來就下來吧。」語氣間盡是和自然共生的尊重。對味道的記憶,會跟著每個人一輩子。林淑芳發現,為什麼總說海外遊子最懷念「媽媽的味道」,就是因為每個家庭都有那股「家馨味」。所以她常提醒來上課的學生,不要只是複製老師設計出來的味道,而是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味道。曾有一次,她到新竹教做香草茶,其中一名學員因為手術留下的後遺症,喪失嗅覺和味覺,林淑芳鼓勵他上課,「我跟他說,你用你的直覺去選,我會再找一個人來當你的鼻子和嘴巴。」最後這兩名學員用左手香、刺蔥、紫蘇和土肉桂調製出的香草茶,獲得全體學員票選的最高分。林淑芳笑說自己很喜歡分享這個故事,「我相信人都有這種能力,只是我們讓它蒙塵了。」
身體力行深奧哲理 過簡能減碳的生活
至於使用香草製作身體粉的機緣,她用「有意思」來形容。原來數年前她出現更年期症狀,夜裡盜汗、燥熱難眠,林淑芳著手研磨調製香草粉,敷在身上。那時碰巧姪子從美國回來探親,不適應臺灣夏季溼熱,香草粉便派上用場。正是源於這份疼惜孩子的心情,林淑芳越做越得心應手,她尤其強調即使將身體粉發展成產業,也一定要保留手作的初衷,「因為在研磨香草的同時,製作的人也吸收了氣味。」如果將過程交給機器,反而沒能享受到她口中的「好處」。她笑說曾有小學生用「皮膚會呼吸」來形容搽完香草粉的感受,「我覺得太貼切了,真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