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壁散步】新農村慢活指南:生活夠好就不怕老

台南後壁

文字/李怡欣 攝影/陳建豪 

想搭火車到後壁,唯有站站停的區間車可以抵達。走出臺灣現存少數的日式木造車站,前頭用《無米樂》紀錄片主角塑造的農人與水牛雕像,看得出這裡以農為業。跟著駐點土溝17年的「水牛設計部落」創辦人呂耀中漫遊後壁三個農業聚落——發掘土溝田邊小路的藝術巧思,在菁寮尋找傳統農人的智慧,再到仕安買包「仕代平安米」。縱使人口外流、高齡化已不是新聞,農村依然充滿草根活力。

冬末春初,從後壁車站彎入前往土溝的小路,兩側水田邊堆放著一卷卷青翠秧苗,農人為了一期稻作已經開始忙碌。途經的廣闊水路,是日治時期興築的嘉南大圳,1930年完工後,為眾多原本仰仗雨水的「看天田」供應穩定的灌溉水源,可一年兩穫的水田面積逐年增加,連帶提升稻米產量,奠定後壁為臺灣重要稻米產區的地位。

一進「鄉情客廳」,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成員張佳惠與蘇朝基熱情倒茶,呂耀中悠然坐下,三人聊起土溝的過往。當臺灣經濟正起飛,農村卻陷入人口外流、環境敗壞的困境,在看不見未來的低潮期,有鄉親分享社區營造的概念,促成張佳惠與蘇朝基等人在2002年成立協會。隔年,當時在南藝大念研究所的呂耀中為了畢業論文,因緣際會來到土溝,「協會需要提升社區參與的方法,我的論文要把參與式設計概念帶入社區,正好一拍即合。」

從田裡長出來的美術館

鄉情客廳是在地人泡茶的據點,多數公事都在茶香中討論,張佳惠說:「在會議室開會太正式,大家不習慣就不敢講話;用泡茶聊天的方式,比較容易聽到大家的意見。」原本是豬舍,2005年呂耀中與居民著手改造,加入創意元素——紅磚牆上展示在地人的結婚照;空間裡樸拙的木雕與石雕圖像,多是居民泡茶聊天時信手拈來,「阿伯覺得新樂園菸盒好看,隨手就把它畫出來了。」

隔壁則是文化學堂與社區廚房,呂耀中觀察到婆媽們會在學堂外煮大鍋菜,特地依照她們的身高、兩手拿大鍋鏟炒菜的習慣,設計出低於一般流理臺的社區廚房。廚房是女性的空間,呂耀中以農婦為壁畫主視覺,「農村婦女除了做家事,白天也要到田裡幫忙,她們沒有發言權,卻是撐起農村家庭的重要支柱。」

漫步於土溝田間,時時有藝術彩繪攫住目光,像是象徵居民熱情好客的「鄉情沙發」、可以閒坐欣賞田園風光的「坐十分鐘陶淵明」等,都是呂耀中與學弟妹從在地人的生活經驗發展出的藝術創作。多年的創作累積,在2012年串聯成沒有館舍的「土溝農村美術館」,農產品即藝術品,農人即藝術家兼導覽員,為農村注入藝術氣息。

輾藺草、去米殼體驗農業底蘊

來到距離土溝十分鐘車程的菁寮,後廍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正雄帶我們沿著24節氣步道順行,滔滔不絕地介紹藏身公園住宅的隱藏版景點,分享家鄉深厚的農業底蘊。

後廍曾經盛產甘蔗、糖廍林立,「廍若動,吃穿有仰望。」黃正雄一邊推動沉重的石車,一邊訴說後廍曾經的糖業榮景。昔日逢立冬到立春的甘蔗採收期,村落裡的牛隻輪番運轉石車榨糖,24小時不間斷。如今設置的石車是人力可推動的改良版,遊人也能體驗製糖過程。

「臺灣人的LV也是從這裡開始的,」黃正雄指指身上的茄芷袋繼續說:「以前人稱大袋子為『Large』,講久就變『茄芷』啦!」茄芷曾是菁寮重要的家庭副業,買菜錢、小孩學費的著落。最早的茄芷袋是將三角藺草晒乾輾平後編織而成,1960年代才改成紅藍綠的塑膠網袋。黃正雄跳上老舊豬舍裡形似酒桶的大石,靈活撐著竹竿前後移動,「這個是『石碖仔』,以前婆媽都每天都要這樣輾草,所以身材都很好,那時家家戶戶都有一顆,現在很少了。」2008年黃正雄在菁寮老街成立「茄芷工坊」,延續傳統也著手改造,開創水壺袋、化妝包、筆袋等多元商品,讓原本農用的茄芷袋,變成年輕人也喜歡的復古潮流。

每走過一個節氣,黃正雄都會誦讀相應的俗諺,農村的四季風情彷彿迅速展演了一回。鄰近步道入口的「土礱間」,是黃正雄聽聞有電力以前,稻米是以土礱脫殼,特地委託嘉義梅山的老師傅,以竹子、黏土、卵石、牛屎等材料打造土礱,出力推拉帶動土礱即可分離稻殼。黃正雄說:「希望遊客對於菁寮的認識不只老街、無米樂、崑濱伯冠軍米,能夠更深入了解農村的智慧。」

菁寮老街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的阮家古厝(金德興中藥鋪),因電視劇《俗女養成記》再度爆紅。


文章未完,完整版請見《鄉間小路》2020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