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天氣不穩定 除藻別過頭避免藻相異常

季節交替,氣溫與日照不易掌握,除了注意養殖池溶氧量,減少魚浮頭的機會,也不要為了除藻讓藻相變化太大。(圖片提供/高雄市動保處)

近期天氣時而豔陽高照,時而陰鬱將雨,氣溫與日照變化大,養殖池也容易出問題,高雄市動保處近期接獲多起檢驗到輪蟲等寄生蟲案件,還發現有養殖戶誤用除藻劑導致水質惡化,因此提醒養殖戶要特別注意溶氧量,適時換水、開動水車,遇到魚有食慾不良等異常行為,別急著投藥,帶著魚體尋求水產獸醫師協助才安全。

春季天氣不穩定,養殖池的藻相不易控制,如果看到藻量多,直接下除藻劑,恐怕問題不減反增,高雄市動保處表示,因除藻劑不只是除去困擾漁民的藻,還可能導致植物性與動物性浮游生物大量死亡,連帶讓水質惡化,因此遇到藻相異常,最好的辦法還是趕快換水,讓乾淨的水進池穩定水質。

另外,還需要特別注意夜間與清晨的池內溶氧量,高雄市動保處說,水中溶氧部分是來自於養殖池水中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氧氣,因此當水生植物在夜間停止光合作用時,水中氧氣量會因為魚類及其他生物呼吸而逐漸下降,因此就會看到魚在半夜時浮上水面來換氣,俗稱「浮頭」,這就代表水中氧氣不足;因此建議養殖戶要適時開動水車促進養殖池曝氣、增加水中溶氧量,避免魚死亡。

除了水質需要注意,近期氣溫有回暖的趨勢,也要注意寄生蟲的問題,高雄市動保處近期接獲不少因寄生蟲導致魚生病的檢體,這些寄生蟲會躲在魚鰓或體表,少量的話不至於讓魚不舒服,最怕是數量一多,魚可能會無法呼吸,或是魚為了去除寄生蟲,會用身體磨池壁造成傷口,跟著引發傷口感染的問題。該處建議漁民,若遇上魚有行為異常或食慾下降狀況時,別急著投藥,趕緊把異常的魚及養殖池水帶到魚病檢驗站檢驗,讓水產獸醫師找出病因再做處理,才能避免損失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