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女話她】別忘記妳的名字

文、圖片提供/潘家欣

以藝術家、主婦、母親、 妻子、女兒之眼重讀世界名畫,並用擴音機用力廣播畫面中長期缺席的女性之聲。搭配插圖均根據原作改繪而成,有時搞笑,有時殘酷。

19世紀末最重要的現實主義雕塑家是誰?(沉思ING)那還用說,當然是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Rodin,1840~1917)。

但,是誰成就了羅丹?

如果沒有遇見卡蜜兒.克勞岱(Camille Claudel,1864∼1943),羅丹無法成為世紀大師,我們也不會看到《吻》或是《永恆的春天》啦。卡蜜兒被隱藏在羅丹的背後,是時候來談談20世紀最重要的女性雕塑家了。

卡蜜兒出生於法國,從小就對黏土痴迷,12歲就決心要成為雕塑家,但是當時女性藝術家少之又少,而卡蜜兒的母親觀念相當傳統,覺得女人就該穿得漂漂亮亮、在家相夫教子,看到女兒玩泥巴玩得髒兮兮又一副自命不凡的藝術家跩樣,她老媽就一肚子火。

更讓卡蜜兒媽媽森77的就是,卡蜜兒的老爸竟然支持女兒去當雕塑家!

卡蜜兒的父親為了愛女,請雕塑家阿弗列德.布雪(Alfred Boucher,1850~1934)看看女兒的人像雕塑。布雪一看,這根本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練武奇才,不,是雕塑奇才!一定要好好栽培呀,所以卡蜜兒的老爸把家搬到巴黎,好讓女兒可以進巴黎的學校接受美術教育。卡蜜兒一邊上學,每週還要交作品給布雪講評、修改。1883年布雪獲得羅馬獎,所以把卡蜜兒介紹給羅丹,說我要去義大利吃冰淇淋惹,學生就麻煩你代課喔。

結果羅丹不但拜倒在卡蜜兒的天才之下,也拜倒在她的美麗與聰慧之下,卡蜜兒變成羅丹的工作室助手、模特兒與情人。羅丹作品《吻》正是描述兩人的甜蜜相戀。重要的是,認識卡蜜兒以後,羅丹的作品風格從睾丸酮過量的肌肉思考中蛻變而出,開始有了溫柔豐富的情感表現,甚至有多件作品的構圖,與卡蜜兒同期作品非常雷同,說羅丹受到卡蜜兒影響也不為過。

卡蜜兒最精采的作品當屬《華爾滋》(La Valse),一男一女相擁起舞,女子衣衫半褪,緊緊擁抱著赤裸的男人,卡蜜兒讓女子裙襬如同情慾熊熊燃燒、糾纏著愛侶。《華爾滋》是少數描寫女性主動情慾的作品,愛情與慾望原不可分,但是當藝術家讓女人表現出主動性,便冒犯了男性尊嚴。羅丹的《吻》被歌頌為浪漫之作,卡蜜兒的作品卻被斥為妨害風化,她對抗的是男權教條──女人應該溫良恭儉讓、不應該主動出頭,她應該永遠只能是藝術家的繆思與情人,不可僭越。

PROFILE

潘家欣 

臺南人,1984 年生,大學主修美術,著有詩集《妖獸》、《失語獸》。 平日剪紙、寫作,最近開始兼任睡眠不足的新手媽媽。

專欄簡介 

以藝術家、主婦、母親、妻子、女兒之眼重讀世界名畫,並用擴音機用力廣播畫面中長期缺席的女性之聲。搭配插圖均根據原作改繪而成,有時搞笑,有時殘酷。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2018年0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