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書報攤】書裡的故鄉味

文/彭顯惠

近日看的書是《俠隱》,書評說那是一本充滿中國北京食味的書,也是作者張北海先生當年在北京的吃喝記憶,與那時代遇上戰爭發生的種種人生變遷。

我們在描述食材或食物時,多會用小時候的記憶、媽媽的手路、故鄉的味道來敘述,顯然每個人腦裡記憶的色香味,都啟蒙於幼時乃至青春年少,也常有再回首已經不是當年味道的感嘆。

對於我們這種在第一線面對消費者的糧食生產者,常常碰到有客人說,他的媽媽或爸爸吃到我們的手工日晒米時,會驚呼那是他們小時候的味道,所以記憶裡的況味,對於一個人的生命能有多強大的影響,是超乎想像的。

我並不是婚後才開始下廚,而是因為記憶中的味道。我們家小時候很常吃湖魚等淡水魚,可能是爸爸來自萬湖之鄉,所以就連吃食刺很多的草魚對我來說也不是難事,很多人覺得土味很重的缺點,我們家更毫無排斥。以往買得到的鯉魚、草魚變得越來越難買到,於是後來餐桌上常見到的魚種變成吳郭魚,紅燒吳郭魚則是最普遍的料理方式。當我離家自住後,外食機率大增,這種記憶裡的味道卻逐日刺激著我,想念的那個香那個口感,在外難以尋覓,我進了廚房,憑記憶一次次改進,終於做出像爸爸、又帶有自己味道的紅燒吳郭魚。

很多時候,一個年代的消逝跟食物改變是有關係的,我常想人類學裡面應該要有一門食物文化課程才好。類似這樣的書和研究,我一直很推崇焦桐寫的一系列臺灣況味,有各家料理文化追尋、多種大菜小吃介紹、當然也有他親自下廚烹煮手路菜色的描述,這是我心中的標竿──一個對美食文化有研究的書寫者、文學家,勢必會被鼓動,乃至對於下廚這件事躍躍欲試。

焦桐在《臺灣肚皮》裡,從九層塔到麻油雞,都帶有對人對地的記憶懷想,也介紹因歷史環境而不同的料理方法《俠隱》裡先烤後涮的羊肉料理,想必也是一些老先生的故鄉況味。味道深植在一個人腦裡,日常三餐時不時就會跳出來召喚呼喊,甚至有時會成為我們向前奔走、努力生活的動力。

我喜歡從書裡描寫食物的文字,感受人與人之間,人跟地之間,因食物食材而產生的種種連結糾葛。就像我的孩子們,當他們有朝一日有了自己的生活,還能因為我曾做過的哪道菜、或曾帶他們去吃過的某道小吃,而對未來有前行的勇氣,與懷念我們之間的相處點滴,我知道我會非常寬慰、高興。

PROFILE

彭顯惠

前平面設計、今多職書店主人。往事不用再提,未來不用多想,路該怎麼走都在一霎的起心動念。現在雖然貧窮,但是做著自己想做的事。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2018年0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