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書報攤】熱天雨後的閱讀時光

《雨》、《然後,明天繼續下去》、《看電影的慾望》

《雨》(圖片提供/寶瓶文化)、《然後,明天繼續下去》(圖片提供/梁新經典文化)、《看電影的慾望》(圖片提供/木馬文化)

文/詹正德

8月底到9月初,臺灣連續多日下起豪雨,最初的幾天雨下得太急導致南部成災,之後又輪到北部遭殃,湊上年底就要大選,天災人禍的爭執不休,鬧得全臺沸沸揚揚;在雨尚未停歇的時刻,如何才能遠離這些比雨水還要黏膩的口水呢?

書架上恰有一本黃錦樹的短篇小說集《雨》,抽出讀之,戰後馬華遺民的歷史與生活情境登時變得立體起來,竟然不忍釋卷;《雨》中的每一篇都在下雨,無盡的雨帶來無盡的悲傷,篇篇寫的都是前一代的鄉愁、記憶與夢想,或者破敗或者腐壞,有些可能依舊美麗如昔,也可能俱如夢幻泡影。〈小說課〉裡出走到臺灣的小乙尤其令人揪心,特別是關於小說中「自傳性」的問題:「自傳性必須 藏在背景深處,像隻暮色中的灰貓」,甚至「暗夜裡的黑貓」。

這是個有趣的意象,自家養了五隻貓的我,經常在夜裡起身行走時提心吊膽,生怕踩中了哪一隻,造成夜裡的大騷亂。然而讀此書時的我,身邊就睡著一隻玳瑁貓,無視窗外滂沱的大雨。

對同時間的日本而言,颱風帶來的雨災重創 了大阪,關西機場整個淹了;之後又發生了北海道的地震,人人都驚嘆這些災變對日本的打擊,但我個人其實並不擔心,日本的災難救助體系有足夠力量,社會整體心理素質也相對成熟,好比川本三郎在《然後,明天繼續下去》書中所呈現的,他的文字在平實與幽默中特別帶著一股拉麵的味道,如長谷川櫂的短歌:「大海嘯後,拉麵店還能做拉麵,就是平安。」看起來簡單,內中蘊藏太多智慧。

熱天午後的暴雨最是讓人煩躁,對我這愛看電影的人而言,就連出門看場電影的簡單幸福都被遏止,但若是與已出門才下雨相比,不知道哪一種更叫人不快?如同小說家張亦絢在《看電影的慾望》中說道去看某個影像展時遇到大雨,淑女傘沒用,很快就一身濕了,她心裡犯嘀咕:「是有那麼熱愛藝術喔。」這種直言真是太可愛太有趣了,若是我的話,也許就會熱血上湧不顧一切地衝出門去看電影了,畢竟她書中三番兩次說道,她生平最大的樂趣就是叫人去看電影,因為「愛看電影的人都是好人。」

PROFILE

詹正德 曾經營淡水獨立書店「有河 book」。現任《閱讀的島》刊物總編輯、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理事主席。長期在網路發表影評,著有影評集《看電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