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場見】真正的家人是不會拋下妳的,給《小偷家族》的由里

《小偷家族》劇照

住在破舊小屋的一家人。

文/路瑋 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小偷家族》榮獲2018年度坎城影展金棕櫚獎,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作品,劇情描述東京下町林立的高樓大廈之間,存在著一間平房破屋,裡面住了老奶奶初枝,治和信代夫妻,妹妹亞紀與兒子祥太。某個冬夜,治和祥太帶回了渾身是傷且瑟瑟發抖的小女孩由里,使得原本就貧窘不堪的家族起了變化,並讓家人成員彼此間的祕密和傷痕,逐一顯露。

由里,既然妳比較喜歡這家人給的新名字,那我就用「凜」來稱呼妳,好嗎?

會加入這個家族,一開始是個意外,是年紀堪可成為父親的治,以及如哥哥一樣的祥太將妳「撿」回家的,幾塊可樂餅,妳就心甘情願跟著他們回家,回到那棟破窄的小屋,裡面擠住了不少人,除了治和祥太,還有老奶奶初枝、年輕的大姊亞紀,以及和治宛若夫妻的信代。

他們看起來就像一家人,而妳,是待加入的新成員。

過程中,妳曾有機會選擇,是要回到原生家庭中,還是繼續待下來,信代他們把決定權交給妳。不過,想也知道,那個說出「我也不想把她生下來」,並在妳手上留下疤痕的親生母親,根本是頭情緒難控的獸,妳不會選擇這一邊。

所以,妳決定留下,留在這個遊走邊緣且略顯古怪的家庭裡,妳告訴他們,妳更喜歡「凜」這個名字,這代表了一切,妳選擇他們做為妳的家人,雖然讓老奶奶初枝有點意外,不過也正如信代所說的,這是妳的選擇,會比較強,是種羈絆。

至於羈絆所指為何,若用日本社會學者上野千鶴子的話來解釋,應該可以說是種「家庭意識」,在《家庭關係的形成和終結》書中,上野提到了構成家庭的要素分為「現實」和「意識」兩個方面。現實方面指的是家庭的形態構成;意識,即是家庭成立的意識,也可稱作「家庭自我認同意識」。

我想誰都能感受到,你們這家人具有強烈的「認同共識」,它的成形不只來自於化身為父親的治,會再再囑付成員彼此間的身分關係,更重要的是生活上你們對彼此細切的了解和關懷,像是初枝奶奶從冰冷的雙腳就能猜出亞紀有心事,以及信代緊緊摟著妳,跟妳訴說什麼才是真正的愛的時候。

所以,你們彼此心意相通這點毋庸置疑,不過在構成家庭的現實型態上,就相對薄弱許多。

會這樣,貧窮當然是個重要關鍵,為了生計,能夠偷的、拿的、賺的你們都不會放過,但生活終究只是如此,攀不上好,卻能輕易的壞。依照作家威廉.福爾曼(William T. Vollmann)在《窮人》裡的描述,如果將人生比擬成時間不斷延長的宿營之旅,相對於豪華露營車,你們是帳篷品質低劣、會漏水的那一組,一旦遇到下雨,可能就有危險。而且更慘的是,你們不但脆弱,就連現在的生活方式和組合,也不見得合法。

我想祥太一定是看到了癥結,明白這個家的組成是何其悖理,它無法給得更多,也沒辦法瞞騙太久,這美好的棲息地根本見不得光,必有曲終人散之時。所以,當雜貨店老闆塞給他零食,並好心提醒:「她還太小,別讓妹妹做這樣的事。」就是劃下句點的開始了。

信代緊緊抱著由里。

PROFILE

路瑋 邁入中年的電影愛好者,比較常窩在家裡看電影,不愛上電影院享受大螢幕,可能是因為這樣,看見與分享的,總是電影裡的那些幽微小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