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開講】邁向新生的過年

文、攝影/溫宗翰

常言道「一元復始、萬象更新」,過年可以說是人類社會普遍意義上最慎重的時間點,全世界各個族群都有其面對「年」的儀式,堪稱最龐大複雜的節日祭儀。

臺灣目前習稱過年為「春節」,是受到官方曆法制定規範所影響。漢民族的新年,最早稱為「載」、「歲」或是「祀」,周代以後才有「年」的確立,其後,對於新年亦有新正、元旦、正旦等稱呼;自漢武帝頒布《太初曆》以後,新年才統定於正月初一,此後相承傳衍。直至受到西方時間觀念的沖合,國民政府才定名「春節」為新年,並立西曆1月1日為元旦。其實春節一詞原意是指「立春之節」,是迎接春天來臨的日子,並有重要的勤耕勸農儀式。

現存臺灣過年傳說,以「年獸來了」最為普遍,但年獸故事卻非臺灣早期移民所遺留,會廣為流傳,主要是 1945 年以後,國民政府意識形態強勢主導文化發展,透過各種國家教育體制管道,遮蔽本土文化傳述的結果。

從故事分析來看,年獸很有可能來自巨型動物的想像,嚴格來說,屬於「古食肉動物目」。臺灣的山林地形多於廣闊草原,原生種動物裡,鮮少有這類大型巨獸能與早期漢人生活直接互動,顯然,年獸絕非臺灣環境背景所支撐誕生。那麼,臺灣最早流傳的過年故事又是什麼呢?有何意義呢?

相傳,臺灣人熱愛祭祀,卻總是忽略看管燭臺的小神——燈猴,善妒的祂偷偷向玉帝告狀,控訴臺灣人不知感恩。玉帝為懲罰臺灣人,決定讓臺灣島沉入海底。土地公得知消息後,一方面告知臺灣民眾此事,另方面懇請觀世音菩薩向玉帝勸說。百姓為免連累家中神明,便焚燒雲馬、神馬、甲馬等,送眾神回天庭奏職,後來成為「廿四送神」的習俗。到了除夕,人們宰雞殺鴨、祀神祭祖,並與家人共進最後晚餐,成了日後辭年祭祖與圍爐的由來。晚宴後,家長將剩餘錢財分給家人,此為「壓年錢」(壓歲錢)之由來,最後,全家人整晚不睡,等待「共赴黃泉」,則為今日「守歲」習俗。

PROFILE

溫宗翰

溫宗翰,靜宜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執行長、「民俗亂彈」執行編輯,長期關注臺灣民俗學、無形文化資產發展議題,以「史學皮肉、民俗骨、文學心」比喻自己的研究心靈。

專欄簡介

民俗來自土地,是常民生活之累積,在全球化、現代化情境下,使我們容易忽略日常生活的文化思維。民俗開講期許召喚臺灣土地上的人們,共同珍視這些生命記憶與文化印記。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2018年0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