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味麵包之所以台 – 歷史篇

文、攝影/陳柔縉

如果把麵包當成一種持續演化的物種,那麼它的父本和母本便應是日治時代和美援時代,每個時代中的臺灣人民就是育 種員,共同在這塊土地上,滋養形塑成大家慣於認定的台味。

日治時代 

去問有點年紀的臺灣人,麵包的臺語怎麼講,得 到的答案不是硬硬直譯麵包兩字,而是發一個跟「胖」 一樣古錐的字音。臺語直接借用日文的麵包「パン」, 「パ ン」就唸做「胖」。臺語發近似「修胖」的音, 意指吐司,聽起來很容易誤認為「便宜的麵包」,實則也是源自日語吐司「食パン」的發音。

日治時期前,臺灣已有麵包,但是從臺語發音就可以窺知,日本時代之後,臺灣人的胃才更廣泛熟悉麵包的滋味。

包餡麵包初現,歷史里程碑

日治一開始的第二年,報紙細算臺北吐司消耗量, 共六家麵包店,五家臺灣人,一家日本人。一袋麵粉可焙 57 條,平均每天用 13 袋,共生產 741 條吐司。 白淨無餡的吐司似乎是當時麵包的主流。

到了 1905 年,情況有點轉變。在今天衡陽路、 博愛路口那邊,有一家叫「梅月堂」的和菓子店,據 12 月 9 日《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指出,梅月堂「製成各種麵包發賣。風味甚佳。與東京所製無異。」內中某一種麵包,「其中有餡。外粘附鹽酸櫻花一蔬。」 吃下去,「味甘而美。齒頰流芬。」這種櫻花麵包正是日本紅豆麵包元祖「木村家」的百年名產,今天還吸引川流不息的顧客在東京銀座的店外排隊。

梅月堂雖然晚了木村家 30 年做出櫻花紅豆麵包, 對於臺灣的麵包歷史卻是里程碑。歐美麵包的本色並 沒有包甜餡這回事,日本自創了紅豆麵包,日語稱為 「餡パン」,唸音近似「昂胖」。戰後臺灣市面上幾乎全是日式包餡麵包的天下,所以如此,源頭正要追溯到日本時代。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2017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