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汁裡的人生旋律 – 柿染藝師 田春蘭

文/曾怡陵 圖片提供/陳家偉

田春蘭將染好的布披在工作區旁水泥空地的棉繩上,九降風呼呼捲起,一隻黑色的流浪狗親暱地黏著她左左右右的 步伐,有時又敏感地倏忽跳走,日光透過舞動的布形成斑斕的光束,照映在她的臉上。

一則就業廣告開啟新人生

身為「新埔柿染坊」的資深工藝師,田春蘭的工作是導覽、教課和指導同 事製作柿染產品。在這之前,她當了 20 多年的家庭主婦。孩子們上大學後, 日子變得清閒平淡,「每天的生活,是早上和傍晚跟著先生到家裡附近的蓮華 寺散步,其餘時間就在客廳沙發,我和我先生一人躺一邊,看電視,不然就你 看我,我看你。」

2002 年,政府推動「200 億擴大公共服務就業方案」,田春蘭看到鎮公所 就業服務台的廣告,想想自己閒著沒事,決定參加徵才活動,「畢竟跟社會脫 節久了,也想出去看看。」這個起心動念,猶如一條小溪流,源源不絕地滋養 著她往後的生命。

一日,一同參加徵才的朋友提起鎮公所開設的柿染課程,為她展開一個繽 紛多彩的世界。「我們上課是一系列地上,有上技法、寫生,因為你要刻版嘛, 還有我們要配色,所以色彩學也要學。」於臺南藝術大學任教的陳景林與同為 天然染色專家的妻子馬毓秀,每週從南投北上新埔,以柿染為主,延伸教授其 他植物的套染技法,為學員建立植物染的完整知識和技能。課程每週一次,為期半年,大約延續了五年。2010 年,「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成立,長年擔任 課程志工的田春蘭成了協會的正式職員。「會一直做到現在是因為愛上染布, 過程中會有很多驚喜,有時染出來的樣子讓你出乎意料,會出現很特別的紋 樣。」有時這個「出乎意料」讓她懷疑是不是染壞了,但陳景林說:「沒有染 壞的布,沒有什麼叫失敗的布,每塊布都獨一無二!」

對照以往的生活,柿染為田春蘭帶來無窮盡的成就感,因此只要柿染班有 活動,她一定出席。兒子曾詢問她能否幫忙帶小孩,讓媳婦可以上班,她以親 自帶會跟孩子關係比較親的理由拒絕,卻被先生吐槽,跟兒子說:「你媽沒上 班也一天到晚去柿染班,乾脆給她去上班,孩子自己帶!」

▲柿皮煮染後用木醋酸鐵定色可呈現黑色,棉線綑綁處則不著色。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2017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