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合又重疊一次的人生 – 藺草編織藝師 劉彩雲

文/李盈瑩 攝影/汪正翔

火車行駛過沿海一柱柱白色風車、駛過白沙屯,遠遠看見裸露古奇的火炎山,來到了秋冬掀起海風的苑裡小鎮。位 於山腳社區的藺草學會,每天有十幾位年過半百的苑裡阿嬤、阿姨們來此報到,用她們俐落厚實的雙手,以童年即 拾起的技藝走過時代,編織過無數張蓆墊與草帽,也編出苑裡藺草的響亮名號。

苑裡作為藺草的主要產區,在藺編外銷最興盛的日治時期,當地就有 1 萬 2,000 人從事藺編,幾乎家家戶戶的女性都會此項技藝。出生在日治末期的劉 彩雲是家中長女,那時父親種稻之外,也挪出一塊田區栽植藺草,母親就用自 家栽植的藺草編出一張張蓆子,養活了眾多子女。

小學三年級,時值最貪玩的年紀,劉彩雲回到家中見媽媽埋頭做藺編, 懂事的她寫完功課就跟著一起編,那時立體的蓆帽與繁複的花樣還不是收購大 宗,婦女多半編織大件草蓆,有時大妹也會加入,母女三人就合力把草蓆完成。 當時蓆編的產值高,一個家庭若有兩、三人懂得草編,就足以撐起整個家庭的 基本開銷,也因此在苑裡流傳著「重生女不重生男」的說法。

順應天命的草根柔韌

劉彩雲回憶,小時候苑裡還沒牽大電,沒有台電,夜裡就著煤油燈等早期 照明燈具的光源作草編。而前一晚編好的蓆子,隔日清早就有臺灣的小商販騎 著腳踏車來收購,常來的商人總會知道哪幾家有在做藺編、哪幾家的「手路」 特別好,甚至何時會做好,還得搶在其他商人前買到。

身為長女的承擔與成全,劉彩雲小學畢業後就沒再考初中,繼續跟著媽媽 從事藺編。只是,縱然一身手藝,卻遇到 1972 年臺日斷交,藺編的訂單一落 千丈,產業迅速衰退,此時底下的弟妹們在升學後已進入工廠做事,劉彩雲卻 面臨失業,於是透過親戚介紹轉而從事泥水工,一項與細緻工藝截然不同的粗 重活,就這樣一做做了近 30 年。

直到 2003 年,社區爭取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號召地方婦女重拾藺編,劉 彩雲成為首批加入的藝師。這項遺忘了 30 年的技能,劉彩雲初期有些陌生, 但重新觸摸到熟悉的藺草,記憶就漸漸找回來。於是這群在人生中場跑去當洗 碗工、端盤子、賣菜的阿嬤們紛紛回籠,從最初僅有三位工藝師,至今已多達 15 位,並搭配年輕設計師的構想完成新的藺編創作,再創外銷日本的佳績。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2017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