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在山林的獨臂飛鷹:搜救隊隊員──陳其盛

文/鄭乃華 攝影/林韋言

素有「南臺灣小溪頭」之稱的藤枝森林遊樂區,最高海拔 1,800公尺左右,林相豐富,更有「森濤」的美名。採訪這天,在高雄市六龜救難協會飛鷹大隊搜救隊隊員陳其盛的帶領下,我們沿著荖濃溪左岸的荖濃溪林道往山上走,現年 58 歲的他像是臺灣野山羊般,徒手攀爬將近 45 度斜角的碎石坡 ,絲毫沒有懼高症狀,健步如飛。

自從 2009 年莫拉克颱風襲臺,森林遊樂區不再對外開放。距離遊樂區入口數百公尺處,路面崩壞嚴重,隱約可見當年因風災引發 土石流造成屋垮牆毀的痕跡。家住六龜山地育 幼院旁的陳其盛,八八風災那年,同樣損失慘 重,九年過去,中央山脈的山稜線依舊險峻壯觀,但受創的土地與人文傷口還在復健中。

來自各界的熱血和捐助 

山岳界一直有「小關難纏、雲水無水、卑南不死、藤枝必亡」這句俗諺,一語道出南臺灣「南一段」的困難度。南一段指的是南橫公路以南到卑南主山間的中央山脈,有關山、海諾南山、庫哈諾辛山、小關山、卑南主山等百岳,其中包括雲水山、馬西巴秀山兩座標高3,000公尺等級的名山。八八風災過後,南橫山區的南一段就已禁止民眾入山,但近年來「爬黑山」依舊陸續發生,只要有登山客受困,就是飛鷹大隊出動的時刻。

若從空中俯瞰六龜救難協會,可以看到鐵皮屋頂上寫著「飛鷹大隊」四個大字。有將近 80 位會員的六龜救難協會成立於 1998 年,從九二一大地震到八八風災,都可見到飛鷹大隊的身影。包括陳其盛在內的協會成員來自四面八方、士農工商,平時大家有自各的事業,必要時參與救難工作。

協會裡,我們可看到包括四輪傳動車、越野機車、各式各樣救難大小型工具、各季制服,幾乎都是企業捐助的,協會也備有住宿的空間,提供給需要過夜休息的會員,處處是來自臺灣民間的大愛。五年前,人稱「師傅」的陳其盛加入,也為飛鷹大隊團隊多帶來一份信心。對陳其盛而言,這是一份志業,目標和理念只有一個:救人。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2018年0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