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不健康,施肥是最後選擇 -「少即是多」如何提升肥效

文、攝影/陳興宗 土壤作物醫生館長

農民想把作物種死並不容易,但想藉農業生產讓全家溫飽,卻是難事, 這與農業容易被忽視的應用科學本質有很大關係。談精準施肥前,有些科學課題必須先認識。

首先,了解作物生長的科學課題

作物健康生長須滿足 5 項關鍵因子―― 根部礦物質養分、根部水分、根系氧氣、 葉面光合作用條件,加上生長環境條件為 勝出因子。

這 5 因子又由許多次因子所左右,各次 影響作物健康的關鍵因子 因子之間也存在複雜交感。5 因子滿足程 度越高,作物越能穩定存活。這與有機農 法、慣行農法、自然農法等不直接相關, 而一切可以科學角度看待,並從中找到解釋與對策。

例如,土壤酸化影響氮肥有效性,而農民急追氮肥,致使土壤微生物失能,土壤 更為酸化,甚至影響土壤物理結構,導致 一連串負面骨牌效應,終致作物衰弱走向 死亡。根本對策應是找出氮肥有效性受限 原因,而不是急著補充氮肥。急著找出原 因,急著解決問題,是普遍習慣中的積極 程序。問題關鍵在於,眼前的原因與對策 是不是假象?眼前的對策還會有什麼衍生 根系氧氣 問題?

病蟲害實為良師益友, 應反思農場環境怎麼了? 

因應第 2 次世界大戰後人口與經濟成長 所需,工業化型態的農業革命性地一改過 往人類的農業生產方式,成為各國農業發 展的主流。拜人類努力生產所賜,雖一時 提高了生產效益、滿足所需,卻衍生出當 今許多難題,如土壤衰竭、食物品質不良、 農地流失、水源漸涸、農村凋零、食安風 暴。戰後的臺灣也參與此波農業革命,而 臺灣地小人稠,土地被頻繁壓榨,更早面臨前述問題。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2017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