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將自家農產品加工,提升附加價 值,是農村常見現象,但是過程常經 歷重重考驗。宜蘭縣壯圍鄉農民黃王杰突破重圍,與宜蘭大學生物材料實驗室合作 開發「台灣山苦瓜茶」。他建議,農民可 委託鄰近學術單位或加工廠代工,不僅解 決環境、設備、食品衛生安全等問題,也 省下成本及減輕壓力,更能專心投入生產 優質農產品。
日晒難控制汙染源, 與宜蘭大學合作加工
20 多年前,黃王杰離開電子業,返鄉投 入農業,便以無農藥耕作轉為有機耕作至 今,1999 年獲得神農獎肯定,現今溫室內 除了種植供應學校午餐的蔬菜,也有不同 品種的山苦瓜。許多研究指出,山苦瓜可 調節血糖、抗發炎。隨著國人日益重視養 身,黃王杰開始思考山苦瓜加工成茶包、 膠囊或錠劑的可能性。
黃王杰以大眾較容易接受、方便攜帶的 山苦瓜茶為首要嘗試的農產加工品,並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屏東科技大學等單位對山苦瓜的研究,最 終選用消費者覺得較無苦味、營養成分豐 富的白色山苦瓜「花蓮 2 號」品種加工。
與大部分農民一樣,黃王杰最初苦幹實 幹,自行種植與加工。他曾試過露天日晒 山苦瓜,但日晒易滋生細菌、微生物及吸 引蒼蠅,衛生條件堪慮,也難以掌握乾燥 程度及時間。與宜蘭大學校長吳柏青討論 加工面臨的瓶頸後,吳柏青爽快表示願意 協助,雙方因而展開合作。
宜蘭大學生物材料實驗室提供加工場 所,為了製作有機山苦瓜茶,實驗室於 2013 年通過有機加工分裝流通驗證。黃王 杰顧好前端生產,委託實驗室代工,加工 端利用山苦瓜種子、果實、葉和老藤製成 茶包原料,由專人負責清洗、切片、乾燥、 磨粉及包裝。
山苦瓜為連續採收作物,黃王杰平均 1 ~ 2 週採收山苦瓜送到生物材料實驗室加 工。他說,山苦瓜鮮果只能放 7 ~ 10 天, 加工成茶包可存放 2 年,延長農產品壽命;不過,因吳柏青特別強調消費者應趁新鮮 飲用,所以包裝標示保存期限為 1 年。
台灣山苦瓜茶冷、熱泡皆宜,1 包可沖 泡 600 毫升約 3 ~ 5 次,目前宜蘭縣農會、冬山鄉農會、有機商店、農夫市集及宜蘭 大學員生消費合作社都有販售。
此外,委託學術單位附設實驗室加工有 許多優點。黃王杰說,宜蘭大學本身有專 業實驗室,配置人力負責產品開發和試驗, 完整團隊協助及添購設備,可解決農村小 型農產加工業者面臨食品衛生安全、消防規定、洗手間設置等規範問題。例如,早 期以人工分裝茶包,現在已有機器自動包 裝,比農民自行加工更為省工又省成本。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2017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