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缺工主因?產業不是關鍵, 勞動人口減少才是隱憂 推動數位服務加乘農業,不只是短期替代方案

文/何嘉浩 攝影/林良懋

每到了季節性農忙期,可從媒體看到 農村「千歲團」出動,或是聽聞哪些 農業生產地區缺乏工人幫忙採收,這種情境的報導越來越多,相關政府部門及民間 團體也不斷鼓勵年輕人投入農業,或提出 短期、季節性方案,彌補人力缺口,期待藉此活化人力,穩定農業生產。

關鍵 2025:臺灣人口開始減少
2016 年工作年齡人口逐年減少

國家發展委員會在 2016 年對臺灣人口 進行 2016 ~ 2061 年推估,認為最晚到 2025 年,總人口數一定會開始下降;到 2061 年,總人口數將降為 1,710 ~ 1,950 萬人,約為 2016 年的 72.5%~ 82.8%。 除了總人口數減少外,還牽涉人口結構改 變問題。未來主要勞動人口將大幅減少, 而且從 2016 年起就開始發生,推估到 2061 年,15 ~ 64 歲工作年齡人口將減少 722 ~ 861 萬人,減幅為 41.7%~ 49.8%。

以人口結構改變來說,工作年齡人口只 會越來越少,臺灣各產業勢必面臨工作人 員難尋;對農業來說,這樣的狀況無疑是 雪上加霜。因為農業除了經營管理外,許 多執行面都需要勞動力,工作年齡人口流失的影響甚大,且 65 歲以上的農民增加, 其大多已有固定生產模式,能轉型者不多, 對於改變生產模式或引進科技產品輔助, 接受意願較低。

臺灣整體工作年齡人口減少之下,農業 除了面臨人口高齡化之外,另外衍生的是 缺乏就業人口的問題。早在 2015 年,行 政院農業委員會在行政院會議報告時推 估,未來 10 年農業就業人口有將近 11 萬 名因高齡化退場;到 2025 年產業需求人 數,農糧類約3萬3千人,畜牧類2千2 百人,養殖業 4 千人,共計約 39,200 人。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農業產業人力需求, 可能由於城鄉差距更顯惡化。根據《104 年農林漁牧業普查總報告統計結果提要分 析》,至 2015 年底止,從事農牧業及漁業 者主要分布在中南部,農牧業以臺南市 8 萬 7 千家、彰化縣 8 萬 1 千家、雲林縣 7萬 1 千家為三大主要縣市,占全國 1/3;漁業以臺南市6千8百家、高雄市6千1百家、 屏東縣 5 千 5 百家為三大主要漁業縣市, 占全國 4 成 6。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2018年0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