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總編輯 – 盧虎生

圖片提供/謝佩穎

台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

美國康乃爾大學農藝學系博士,曾任 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執行長、行 政院農業委員會科技處處長等職,研 究專長為作物生理與分子生物、農藝 學、氣候變遷、糧食安全。

2025 年,臺灣農業轉捩點

日本前總務相、東京大學客座教授增田寬也 2014 年出版《地方消滅》 一書,描述日本國內人口集中三大都市圈,其他地區高齡化、少子化加 劇,預估 2040 年日本 49.8%市區町村面臨滅絕。

其中,日本農業區挑戰特別嚴峻。預估 2040 年農村 20 ~ 40 歲女性 人口將比 2010 年減少 50%以上,且 40%人口落在 65 歲或 65 歲以上。 日本農業後繼無人,老人安養照顧更是一大隱憂。

臺灣「地方消滅」的速度也緊追日本。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2025 年臺灣人口達 2,370 ~ 2,380 萬人之間的高峰後,成長曲線即反轉下滑。 2050 年各行政區人口減幅約 20%,15 ~ 64 歲青壯年人口減幅卻高達 3 ~ 4 成。以此推估,2061 年臺灣人口恐怕僅剩約 1,710 ~ 1,950 萬人。

人口外流、高齡化與少子化的浪潮,加上極端氣候帶來的高溫與旱 澇,對臺灣農業、農村、農民會帶來什麼挑戰?本期《豐年》雜誌邀請 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盧虎生擔任客座總編輯,一同思考臺 灣農業的轉型及因應之道。

從日本官方提出的「社會 5.0」概念,盧虎生思考臺灣的因應策略。 社會 5.0 將發展物聯網、機器人、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從食衣住 行各方面提升生活便捷性,提高災害防禦和應對能力,培養高素質專 業人才,解決高齡化、少子化、環境與能源等社會課題。

盧虎生舉例,因應高齡人口增加,作物栽種應否調整為適合銀髮族 飲食的種類?既有糧食自給率的定義應否重新檢討?因應青壯年人口 減少衍生勞動力不足的困境,如何推動機械化、自動化與智慧化等省工 栽培?如何應用新科技建立生態服務、資源永續的糧食產銷區域系統?農村再生規劃是否預見與因應這些未來挑戰?

「2025 年,是臺灣農業轉型關鍵時刻。」盧虎生說,轉型成功,臺灣 農村將有望像歐洲適宜人居;轉型失敗,可能步上落後國家處境,基礎 建設崩壞,垃圾與廢棄物橫流。因此,每一步都得謹慎踏穩。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2018年0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