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法》內含食品安全觀,商業解析清真飲食規範:耕耘國外穆斯林市場,贏得消費者信任是策略第一步

文/林宜潔 攝影/謝佩穎

清真認證嚴格要求逐一詳實揭露食品原材料供應鏈資訊,不僅落實完全溯源管理,主、副原料皆不得有非清真添加物以外,連同製程的衛生安全管理,工廠環境、機械、倉儲、包裝物流都有一套專屬規定。穆斯林除了不食用豬、蛇等特定動物,可食動物也須按《伊斯蘭教法》屠宰,必須完全符合才能獲得清真認證標章。在嚴格的食品安全衛生層層把關之下,即便非穆斯林消費者也能安心選購通過清真認證的食物。

創立於2011年的台灣清真產業品質保證推廣協會,是臺灣首家建立完善清真認證制度,並取得穆斯林國家認可的認證機構。2012年1月,與中國回教協會達成合作協議,由台灣清真產業品質保證推廣協會負責全國清真認證服務,產品範圍為包含生鮮蔬果的外銷食品,中國回教協會則負責餐飲、旅遊、屠宰與肉品等清真認證服務。

根據台灣清真產業品質保證推廣協會統計,開辦7年來,臺灣約有500家廠商通過清真認證,面對偌大的穆斯林市場,臺灣仍有許多發揮空間。而究竟成功通過清真認證前驅廠商申請動機為何?農林漁畜產品申請認證又要注意哪些關鍵細節?帶您一探究竟。

細節1:不必與豬肉產業競爭,外銷穆斯林國家開拓禽肉利基市場

凱馨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是臺灣最大的有色雞供應商,在2008年4月便申請通過清真認證,成為臺灣首家擁有清真認證的家禽屠宰場。「我當時非常確定一件事,我們只有申請清真(認證)才進得了東南亞,我們要累積外銷的加分。」總經理鄧學凱表示,自家生鮮雞肉在1994年開始外銷日本,也積極拓展其他外銷通路。

很快地,也在2008年決定前往新加坡參加國際食品展,行前為此做了很多功課,發現東南亞雖然有少量豬肉製品供應華人市場,但穆斯林市場仍占多數,因此決定申請清真認證,取得第一張入場券。「我在臺灣還要與豬肉業者競爭,穆斯林市場這麼大,又不吃豬肉,雞肉的機會大很多。」鄧學凱指出,清真認證讓自家生鮮雞肉成功外銷新加坡2年,後來雖因臺灣爆發禽流感而暫停外銷,清真認證的經驗也讓他們前進東南亞設廠時,能將清真產線納入廠房設計。

臺灣最大的白肉雞電宰場超秦集團於2015年通過清真認證,執行長卓靖倫表示,雞肉是大眾消費的主要產品之一,雖然目前主銷國內的清真肉品市場不算大,但還是希望滿足多元消費者的需求。另外,超秦集團旗下的餐飲店也已布局進軍東南亞,為滿足目標市場需求,除了生鮮雞肉須以當地生產為主,配料則全使用臺灣清真認證產品。

細節2:「自然清真」產品申請認證,取得消費者信任的踏腳石

主攻精品米外銷的臺灣米廠商壽米屋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肇浩表示,雖然在穆斯林飲食當中,米原本就屬於自然清真,東南亞國家也多有自產米,他們仍然決定申請清真認證,「在馬來西亞當地超市販售的國產米也都有清真認證的情況下,我們身為外來品牌,取得清真認證是贏得消費者信任的第一步。」

清真認證在臺灣的濫觴,除了廠商自發性出擊,也有許多是因應當地代理商要求而申請。例如,高雄市甲仙地區農會青梅加工廠廠長劉秀琴表示,自家產品就是因為馬來西亞代理商提出要求,才開始申請清真認證。而全廠擁有超過131項清真認證產品,專營蔬果乾製品,除內銷也出口到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的宏宇農產生技企業有限公司,也是因為新加坡廠商的要求,而於2013年申請清真認證。業務經理張又權表示,東南亞穆斯林人口眾多,當地經銷商為了銷售能更順暢,都會反過來要求供應商提供清真認證證書。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2018年0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