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嘉琳:國產價差與加工食材,校園「四章一Q」食材管理中失落的環節

2016年中,由農委會主導學校午餐採用本土「四章一Q」食材的政策宣示一出,地方政府、家長、團膳業者和供應商、甚至主管校園午餐的教育部都有很多疑惑,在多次不同層級和對象的會議裡,農委會必須一再澄清解釋和對話,其中最主要的質疑在於:四章一Q食材供應哪裡來?因此衍生的價差該怎麼辦?

關於供應量問題,農委會以目前四章一Q的種植面積和學生午餐食材供應量來換算,以統計數字佐證國內生產的蔬菜(以葉菜為主)供應國中小每日使用應當沒有疑慮。但有不少「隱藏版」的問題,在校園食材「四章一Q」,供需連結、持續追蹤與成本透明化是關鍵一文中有初步的分析。

然而,學童午餐裡除了100克的葉菜之外,六大類食品中的五穀根莖類、豆魚肉魚蛋類和水果類等本土食材來源,供應商和地方政府代表也多次提出採購上的困難,例如:本土米的食材來源無生產追溯,應如何處理?若遇到天災肆虐、蔬果價格因季節性波動劇烈該如何配套?水果有產季價格大幅波動的問題,且當季盛產國產水果不一定符合供餐需求,如何穩定提供?又以雞肉品項為例,國產比進口價格高出一倍,未來價差部分怎麼因應?

再者,對於四章一Q適用於生鮮食材的範圍和配套,包括這次原本不列入範圍中的加工食品等,應該再仔細討論,本篇針對不同類別的食材逐一分析。

米、麵、雜糧-麵類屬於加工,雜糧仍依賴進口

米可能是最容易解決的部分,如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在會議中答覆團膳業者時強調,農委會以半價提供國產良質米給午餐供應團膳餐盒業者,目前全國三千家廠商僅有兩千家來申請,仍有上千家廠商對是項利多措施並不知悉沒能充分利用,未來希望更多業者和學校參與,應能符合使用本土稻米的原則;教育部也會發文給各學校宣導。

麵類製品和雜糧幾乎未曾討論,其實中小學營養午餐主食雖以米飯為主,偶爾變化口味會採用的麵和麵包部分,由於台灣小麥幾乎全部倚靠進口,使用本土麵粉製品幾乎不可能,不過麵類產品在定義上屬於「加工食品」,因此根本不納入此次提倡使用國產食材的範圍當中。

此外,雜糧是近年來農業復興的一個指標,如毛豆、大豆、蕎麥、胡麻、薏苡、仙草、小麥等都納入休耕轉作的農地活化補助項目;而不少營養師們設計孩子午餐菜單時,也費心地用燕麥、蕎麥、紅豆、綠豆、黃豆或芝麻等食材煮飯或入菜。然而,雜糧目前國產量極少,連午餐菜單裡常見的豆製品,雖然使用非基改來源已經立法實施,但黃豆來源仍以美國、加拿大進口為主。

不過如同小麥,上述雜糧等食材不屬於此次四章一Q的適用範圍。

農委會以半價提供國產良質米給午餐供應團膳餐盒業者。

水果-產季分明導致供應困難

農委會以提供資料來說明:本土溯源水果面積達23,383公頃;在品項上,產銷履歷25項、吉園圃45品項、QR code 92品項,水果供應品項不缺。

但事實上,團膳業者的反彈已經開始,如台北市、新北市及桃園市餐盒食品商業同業公會於一月中發出聯合聲明,其中一項就是建議營養午餐取消供應水果。溝通會議中,南部餐盒公會代表也舉例,台灣本土水果產季分明,如三、四月和冬天的產量很少;顧及衛生安全問題,水果幾乎只能使用整顆未分切之品項,因此夏季盛產時的水果如西瓜等無法使用、去年氣候異常的天災,導致以前常吃的本土香蕉價格高漲…等情況。

換言之,從供應端來看,以現在午餐費用和模式不改的前提下,進口水果的價格較低廉、品項大小適合及來源穩定等前提,才符合目前供餐需求。否則學童午餐裡經常出現的本土水果品項就常是小番茄、柳丁、柑橘或百香果等幾種,家長和學生也常有抱怨。

所以,所謂「不缺的溯源水果」供應品項和實際供應面的需求不一定能對的上,且水果種植條件與時間和葉菜類相比起來較複雜,需要更精準的清查和務實的考量。

肉-國產導致成本提高,屬於肉品還是加工品?

農委會所提供的書面資料中提及:「目前供應學校午餐之國產畜禽產品主要為豬肉(自給率90%)、雞肉(自給率81%)及雞蛋(自給率100%)等三項,其自給率皆超過80%,且其供應鏈穩定,應足以供應學校午餐使用。」

但事實上,進口雞肉、進口豬肉和本土CAS標章的肉品有兩倍以上的價差;雞蛋方面,舉農曆年前的公告蛋價為例600克的CAS雞蛋是45元,比非CAS的28元價格高出五、六成…。因此目前國產自給率不是重點,造成的成本增加才是主要癥結點。

此外,一般家長和民眾通常不會注意到,學生午餐餐盤或便當裡面的整塊豬排、雞排、棒腿等食材,究竟歸類到「肉品」或「加工食品」呢?事先分切、調味和冷凍的豬肉雞肉翅腿等都是加工食品,絕大多數由幾家大型加工肉品供應廠商供應,卻並未納入這次四章一Q的政策規劃範圍之內。

那麼,未來是否有可能造成搭配根莖類或蔬菜類的肉絲、肉丁、絞肉少量肉類是國產,但孩子們喜歡吃的大塊肉排、雞腿或貢丸等用的是進口豬雞卻不自知也無法追溯來源?在目前各食品雲尚未互相勾稽串聯的情況下,有許多隱而未顯但不該忽略的問題需要面對。

牛奶

乳品供應一直有爭議,像兩年前台北市取消免費牛奶政策,引發了該不該用乳品來補充鈣質、適不適用於所有學童等討論。目前午餐裡搭配的牛奶多以保久乳為主,少數提供國產鮮乳,是否未來連保久乳的乳源都必須限定不得為進口?

調味料和辛香料

如遇不可抗力的天災打亂食材生產供應與調味料、辛香料等少量使用食材,目前看來問題不大。農糧署明確說明,若由於颱風暴雨、疫情病害等因素導致本土食材價格過高,或蔥薑蒜調味料等因產季因素價差大等問題,均可考量實際狀況,另外彈性處理。

建議趁機訂出中長程計畫

上述各方面的盤點清查及揭露,都需要進一步探究。以下提出幾點建議,主管單位趁四章一Q推動試行之際,可通盤考量,畢竟這場前所未見的「午餐食材革命」實在難得,未來能否再有類似大規模的調整也很難說,宜訂出短中長程計畫,逐步施行。

  1. 本土小麥和雜糧:目前小麥和雜糧都不列入四章一Q範圍,但近年來許多農民積極復耕,未來可考量搭配各種獎勵、補助、配套措施,著眼於從農地到教室的願景,將本土小麥和雜糧復耕一併規劃,通盤建立起生產供應模式,讓每天180萬份的學校午餐成為本土雜糧復耕的穩定出路。
  2. 國產水果:二月新學期開始,春夏兩季在四地五縣市試辦的供需情況明確紀錄評估,並預先估算秋冬供應狀況;基於衛生安全考量,目前水果極少分切,但如果是校內自設廚房或有可能請到志工家長於用餐時間到教室協助,則當季盛產水果如木瓜、西瓜、鳳梨等選項就可列入;在支持本土水果的品質前提下,或可考慮明確規範各縣市學校午餐全面採用本土溯源水果,於短中期內給予合理經費補助,長遠看來,對我國水果品質提升、增強外銷競爭力、用午餐食材內需和外銷互補調節市場等皆有助益。
  3. 肉乳蛋:首要之務即為清查全國目前午餐食材中肉類(包括加工食品)、乳品和蛋的來源、用量和價格。建議試辦期間四地五縣市四章一Q範圍宜拉高,先納入這三項的加工,以作為日後全面實施價差與供應鏈的調整參考。

農委會、教育部與食藥署應一起合作

國小國中學校午餐食材採取四章一Q的政策意義十分重要,不但是我國自1980年代營養午餐普及以來的首次食材方面的全面重大改革;為提升國產食材自給率、健全和推廣生產溯源系統奠基打底;更是受到國際經貿壓力,日後可能被迫開放各種農林漁牧產品進口時,預先為學童食安風險築起的防火牆。其成敗攸關全國學子的營養和教育,也與生產者生計和全民食安環環相扣,四章一Q政策雖由農委會主導、教育部協調,但主管加工和進口食品的食藥署亦須出面主動擔起責任,三個中央主管機關和地方政府一同研議試行和評估,為180萬國中小學子的健康共同擘劃把關。那麼,在校園裡落實蔡英文總統「食安五環改革方案」中所昭示的理想,或許看得到曙光:

食安管理的重點在於「安全」這兩個字,現代政府的責任,已經不只是要讓民眾「有得吃」而已,而是要建立從農場到餐桌的安全體系,讓民眾「吃得安心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