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章知多少?「產銷履歷」一詞為何不得亂宣稱?

內容提供/ 豐年社 文/ 豐年社編輯部 首圖製作/ 柯皓翔 製表/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企劃處

產銷履歷安心、可溯源,替食安掛保證,而農民加入產銷履歷能讓自身產品增加競爭力。加入產銷履歷其實不宜操之過急,在生產過程中一步步地確實記錄、照顧品質,並利用政府與身邊的資源,確實了解並加入產銷履歷的隊伍,進而營造優質的農業生產環境,更保障你我的食品安全。

常聽到種菜的農友說:「現今價格越來越差,連採收的錢都不合算!」

因為盛產而供過於求時,價格就會下降,這是農民的困境之一;近年來,也開始看見農友們想方設法突破困境,例如提高品質、建立差異化等,如此一來,即使遇盛產時節,也因產品稀有而具有競爭力,不需要賤賣。其中,最常見的作法是瞄準消費者的需求,除了好吃、好看外,還能符合安全、安心的食物。

提供安全與安心的食物雖是農業本分,但在食安風暴頻傳的時代,消費端仍不免陷入恐慌。試想有著同樣大小、甜度,賣相一樣好的水果,口感可以試吃,但哪個比較安全?由於安全的食品無法從外觀辨認,也等同於從事良好管理的農友,其付出可能無法被看出來,也沒辦法因此提升價格;消費者也無從買到安心產品。

產銷履歷成為安心保證

於是各類型的認證標章出現,使生產者都能往管理良好者移動,如此才能成就整體產業的良性成長。而這些標章中最令人熟知的就是產銷履歷標章。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自2007 年起開始推動產銷履歷,由於規劃之初整體環境尚未成熟,又不斷有不同的需求產生,可說篳路藍縷,但一路走來,透過溝通、修改補強、防弊便民,漸漸形成一套完整的嚴謹制度。

而從推廣經驗中,也孰悉如何打開消費端、通路商的市場,以更佳的誘因引導生產者主動加入,創造多贏的局面。加上食安問題受到民眾的重視,產銷履歷在消費市場上已成為安心的保證。

對於消費者而言,產銷履歷似乎只是一張貼在產品上的標章,掃描 QR Code 就可以看見資訊,但其實這背後卻是經過層層把關,才能建立並確保民眾對於標章的信任。雖然過程複雜,但其架構可簡單分為規範、記錄與驗證 3 部分。

1.規範:臺灣良好農業規範

產銷履歷所採取的規範是臺灣良好農業規範(TGAP),為中央主管機關制定的規定。每種農產品都有不同的規範,希望藉由規定,能在生產端就降低風險、減少環境負擔,並確保農產品安全及品質,而非等到農產品生產後再篩選問題 產品。

農委會企劃處企劃科技正王聞淨表示:「我們在制定產銷履歷的過程中發現,不能僅有產品資訊公開而已,讓農民能夠遵循臺灣良好農業規範(TGAP),突顯安全管理及產品的價值,才是最重要的事。」

2.記錄:正確、可追蹤追溯的記錄

要如何確認農民們有遵循 TGAP 呢?這就要依靠真實且正確的記錄,農民要記錄所有生產、產品移動過程等,這些資訊會經過驗證,並可以公開,產品能追蹤追溯,如從哪裡購得原料、原料的數量、產品生產日期、每批出貨數量、賣給了哪些通路商……等,不論是生產、採收、出貨的數量和日期都清清楚楚。

除了提供消費端追蹤追溯外,農民本身也可經由記錄,於事後檢查找到缺失, 以不斷改進生產。而目前透過資料數位化,不但數據可長久保存,且可以做大數據分析,提供更多樣化的運用。這些可說是記錄的附加價值。

3.驗證:國際認證之第三方驗證

最後關鍵是驗證,由經過認證的驗證機構親赴農民的生產現場,確認農民是否根據操作過程真實記錄,還要檢查農民的操作是否符合規範,進而再針對產品進行抽驗,一有問題會馬上處理。

產銷履歷的驗證機構採第三方驗證,須為經認證符合國際規範的組織,以專業性、公正性檢視缺失,並提出驗證結果。

透過嚴格驗證的產品才可貼上產銷履歷標章。不過,王聞淨表示,產銷履歷這名字使消費者往往直覺地認為僅是生產記錄的公開,以為這只是農產品的身分證,「但經過層層把關後,應該可以算是『良民證』!」

以市場需求帶動農民參與

產銷履歷的價值在於讓安全生產的農產品,在消費市場上更加耀眼,並受到消費市場青睞,參與的農民才能有更好的收入。因此消費者是否能認知到「農產良民證」的意義,是目前拓展市場的關鍵,而市場的大小會影響農民投入的意願。

因此,讓更多消費者認識產銷履歷,也是農委會目前致力的方向。王聞淨表示,目前政府積極宣導,希望提高消費者的購買意願,透過消費行為支持產銷履歷產品,讓更多農民有勇氣跨越門檻,營造優質的農業生產環境。

當問起「是否希望更多農民參與產銷履歷的行列呢?」大家應該以為答案是肯定的,但王聞淨表示,要先有市場,農民再加入會更好,因為產銷履歷有一定的成本。

但是,農民們可以事先準備好,讓自己的操作方式符合TGAP,並確實記錄所有生產過程;如果有確實執行管理,相信自身的產品也會具有一定的品質,且透過記錄也能找出生產缺失與盲點。若本身的產品有一定的品質,在未加入產銷履歷前的階段就能具有相當的競爭力。

農委會現階段也利用各種方式推動通路加入,如家樂福、大潤發等,及拓展消費者市場,例如推廣溯源餐廳,甚至企業工廠端,如台灣農畜產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拓展產銷履歷產品的需求,促使更多農產品可以貼上標章。

如何加入產銷履歷行列

農民可先積極了解產銷履歷所須具備的條件,讓自己隨時準備好,一旦市場有需求,可以立刻進入產銷履歷的驗證階段,搶得先機。

農民想加入產銷履歷行列,除了上「產銷履歷農產品資訊網」了解外,也能參加農、漁會舉辦的產銷履歷說明會,將資料提交給農、漁會代辦申請產銷履歷,而後由農、漁會安排驗證單位輔導及產銷履歷教育訓練課程,產銷履歷申請及輔導過程,農民皆不需額外付費。農民也可向組織內或身邊有申請產銷履歷的「前輩」請教, 互相提供產銷履歷相關資訊與資源。

如果農民聽完產銷履歷說明會或相關資訊,有興趣加入產銷履歷,若不透過代辦,首先須確認自己生產的農產品品項,是否符合政府公告的產銷履歷農產品品項;其次要依據TGAP 進行生產栽培。TGAP 農產品生產標準包含作業流程圖、風險管理表、檢查表、生產履歷作業記錄簿、施肥作業標準書等,參閱規範流程並符合 TGAP 的生產栽培之後,即可向驗證機構申請驗證。

產銷履歷輔導資源

國內目前的產銷履歷輔導單位,分別由農委會企劃處、農糧署、漁業署、畜牧處、各區農業技術改良場(簡稱農改場)及農業試驗所等單位協助。

農改場平時即提供農民生產栽培的技術諮詢與田間輔導,而各區農改場都有規劃產銷履歷工作小組,以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為例,總計輔導 53 個果樹產銷班、135 個蔬菜生產單位及 17 個稻米產銷專區及農民團體通過驗證;臺南區農業改良場也協助輔導庄西合作農場、二崙果菜生產合作社等農民團體示範產銷履歷制度。如果農民在產銷履歷登記或栽培管理上遇到問題,都可向各區農改場請求協助及輔導。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陳葦玲表示,由於消費者對產品來源及食品安全越趨重視,賣場也會優先選擇具有產銷履歷 的產品販售,惟現今產銷履歷品項不多,為因應生產端及消費端的要求,農糧署及各試驗改良場會協助新增產銷履歷品項,讓更多農產品具有產銷履歷的資格,以進入賣場販售。

除了農業技術上的協助,為了提升農民對驗證法規、資訊系統操作的認知能力,讓他們能持續符合驗證基準,進而運用標準化作業提升經營管理和產品品質,就更需要由具備驗證法規、稽核管理等能力的輔導人員進行深入輔導,並提供在地生產者即時的諮詢管道。

為了確保農產的品質及安全性符合需求,產銷履歷驗證制度需要有更多人來替消費者進行把關,王聞淨表示,從 2014 年底,輔導員的培訓開跑,每年會訓練 100 ~ 200 位輔導員,目前已有 15 位正式輔導員、300 位實習輔導員,「我們會有考試、檢定、考核,通過最後考核才能成為正式輔導員。」

這些輔導員並沒有特別限制經歷,農民也可以加入,透過了解自己可以怎麼做,才能通過驗證,「我們通常會優先讓農民集團、通路、產地集貨商優先加入,進而可以輔導組織內部其他成員,或輔導上游。」他表示,後端牽涉到內部管理的輔導資源較少,未來也會多加開訓練講習課程,讓更多專業輔導員協助農民加入產銷履歷。

 

( 本文原標題為〈產銷履歷面面觀〉,想知道更多深入內容嗎?請看《豐年雜誌》 2017年5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