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有機】「樸門」觀點:設計農場,應順應氣候環境與市場風險

文/ 何嘉浩 製表/ 柯皓翔 首圖攝影/ [CC BY-SA 3.0] By CeGall

文/ 何嘉浩 製表/ 柯皓翔

在各種農業操作方法的發展過程中,無論是有機或慣行,都經常探討如何發展為永續性農業(Sustainable agriculture),在這當中,如何處理生態面的永續性成為共同課題。

在1970年代,澳洲的生態學家比爾‧墨利森(Bill Mollison)及他的學生大衛‧洪葛蘭(David Holmgren),與一般農業操作法不同,認為要從「整體設計」的概念來思考,開創了「樸門永續設計」的生活實踐方法。

台灣也有許多實踐者,用樸門設計的理念來推動有機農業,在官方推動的友善農業入法上,也將樸門農業列為推動的農法之一。

唐敏本名Tammy Turner,美國人,是樸門永續設計的講師,已經在台30幾年,除了精通中文翻譯外,更為精粹有限公司的創辦人之一,這是一間多媒體及翻譯服務的公司。唐敏不只懂得翻譯跟行銷,本身主修生物學、副修人文學的她,還積極參與樸門教育、原住民社區營造及CSA(社區支持型農業)的規劃。

本次農傳媒專訪唐敏老師及樸門永續生活協會理事長邱奕儒,請他們談談關於樸門在農業的思考及推動農業的看法。

永續農業發展,關鍵在於消費者的選擇

對於台灣有機農業發展以驗證為主的方式,唐敏認為,如果過度強調農產品,就是單純的利益導向,不可避免的會有少數尋求利益者只追求利潤最大化,而忽視了有機農業對於生態及永續的重視。

但農民原本就要討生活了,這該怎麼辦?唐敏表示,這不只是農業上的課題,而是整個社會消費上是否重視生態,以及大自然永續的問題,樸門設計在農業上也是以此來規劃系統。

樸門設計的發展,五大元素是關鍵

唐敏說明,在樸門的農業教育系統裡面,土壤、水、生物、社會性、能源是五個主要元素,這五個元素是鏈結在一起的,不應分開看待。

以水為例,重視如何讓水分供應發揮到最大功能,但與節水栽培法不同的是,不是從節省用水量來處理,而是如何增強土壤保水系統。

為此,樸門重視各種提升有機質的方法,例如像覆蓋作物、敷蓋稻草等方法,還有配合地勢,找出低點設計蓄水方案,雨水收集系統也不可少,這樣系統性的整體思考農業,是樸門的方式。

建立自主循環農業系統,以「分擔風險」做生產規劃

在一般農業生產上,農民多會以成本、產量及利潤來評估生產效益,但唐敏說,樸門採用不同的評估方法,認為應該要將整個生產系統納入評估,並以風險分攤的方式規劃生產。

以產量為例,應該還要計算投入的外部資源及成本,像是外購的農藥、肥料,以及製作過程產生的能源消耗都應列入評估,因此,樸門強調善用農場內植物性、動物性的堆肥循環,並且透過增加有機質及減少翻耕,來強化土壤微生物的多樣性,並減少外部資源過多的投入。

在種植規劃上,則做多樣性栽培的安排,例如匍匐性、草本、灌木、木本甚至是喬木,都應納入考量,多層次的種植還能提供各種生物的棲息地,能夠減緩單一病蟲害大發生。

這麼做的主要原因是,如果農場以單一作物生產,雖然單位面積產量大,但容易提供單一病蟲害充足的食物供應,而成為大面積病蟲害發生的溫床。以逆境而言,發生連續大雨時,如果都是不耐水的作物,也容易整批受害。

唐敏強調,多樣性的生產規劃,是基於「分擔風險」來考量的,這有助於農民減緩因針對性病蟲害、突然的氣候劇變造成一次性損失。

「因為你其實無法要求大自然改變,應該要順應氣候及在地條件,正面看待問題,發展好的種植模式。」

這種方法不只適用有機農業,也能運用在慣行栽培逐步調整栽培的風險上面。雖然一次性收入較少,但當風險來臨時,仍有機會保有穩定的收入。

台灣應依據本身自然條件,發展一套樸門農法

雖然樸門的概念發展是一致的,但台灣與國外有許多不同的地方,唐敏建議思考如下:

1.農戶持有農地小,應重視合作供應市場:在國外有許多小家庭的農場,單位持有面積都比台灣農戶大,考量市場的需求及能夠快速反應供應,需要透過各家小農場一起合作才行,因此合作社型的CSA是可考量的方式之一。

2.減少翻耕次數,以增厚有機質的方式生產:台灣介於熱帶及亞熱帶氣候,在雜草及病蟲害管理上相當重要。

通常學習國外採單一作物生產的模式,並且經常性的翻耕,管理較為簡便,但這方法較適合溫帶國家,因為有冬天可讓土壤休息和蓄積有機質;台灣地質較年輕,有機質含量原本就較低,過度的翻耕及生產,加上炎熱的氣候及雨水淋洗,會加速有機質流失,因此在氣候條件下,應該以栽培可減少翻耕的多年生作物為宜。

3.生產規劃上,以管理考量分區設計:這是從管理面、經濟面來思考,將最有經濟性及需要頻繁管理的,安排在離住家較近或是交通較方便的區塊;較粗放的作物則安排在較遠的區塊,才能讓小家庭型的農場節省時間及降低管理成本。

對於友善農業團體的部份,唐敏希望能夠建立的是有自治能力的系統。以Permaculture認證課程(PDC)來說,期待規範以符合「再生性」農業的操作方式來討論細節。

友善農業不只著重環境,應包含社會面及經濟面

唐敏也偕同花蓮的樸門永續生活協會,一起討論友善團體的內容及共識,預定在6月中後開始討論,例如所謂的友善農業定義為何等。

樸門永續生活協會理事長邱奕儒說明,從樸門的視野來談友善農業,不只著重於環境,還包含應評估社會及經濟面。「當然生態及生物多樣性很重要,但如果說,我們訂了一個友善農業的辦法,有企業順著政府要補助農地,花了很多資本買地,以符合友善農業的方式領政府補助,這樣的方式合理嗎?」

邱奕儒認為,如果要推補助,不應該只談環境,還要包含社會性跟經濟性的視野,並且應有相關的衡量指標,例如設立反托拉斯條款,避免應該補貼農業的納稅人款項,被少數財力雄厚的企業利用。

另外,部份有機驗證的農友為了符合灌溉水重金屬的標準,會抽取地下水來使用,增加地下水層的消耗。這凸顯出如何增強土壤保水性的重要,以及農場應設計一套在地性系統來幫助水分妥善運用。

但這並不是說檢驗不重要,目前評估初次申請的農地,還是需要進行土、水、重金屬檢驗,「這些細節的方法,我們內部會朝環境、社會、經濟的面向來討論,並符合樸門的三個倫理:照顧地球、照顧人、分享多餘來思考。」邱奕儒解釋。

不只對地補貼,應包含農村發展及青農培育,民間可自辦座談會討論

針對補貼,邱奕儒認為不應只做對地補貼。他舉例,在歐洲農業補助其實是跟著農村發展並行的,如果沒有跟農村配套一同發展,很容易就只吸引投資客進入,無法達到真正的農村政策。希望這個補助有助於年輕農民待在農村,甚至可以組織化,互相監督與共享,而不是只針對土地補助而已。

邱奕儒說,對於友善農業納入政府管理下,目前協會內,有的農友樂觀其成,有的農友不太願意參與,因此成立一個小組,一起來討論友善的定義為何。但官方還沒公布政策細節,建議應該要增加對話的空間,甚至民間可以自發性舉辦座談會,釐清共同目標後,各友善團體再各自擬定自主的管理及規範,才能讓補貼發揮社會效益。

(首圖來源:By CeGall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