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年年破紀錄,「短延時強降雨」時代來臨

文/ 林慧貞 首圖來源/ 中央氣象局

台灣民眾這幾年常感受到「雨彈」轟炸的威力,媒體動不動就報導「單日降雨量破了xx年紀錄」,氣象專家稱為「短延時強降雨」,簡單來說就是在短時間內降下大量暴雨,這不是民眾的錯覺,翻開中央氣象局和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數據,現今3小時延時強降雨相較23年前,增加了4.6天,1992~2001年3小時累積雨量統計,排名前20名事件,有15個出現在2000年後(不含2000年),如何因應短時間大量降雨是未來防災重點。

前20名「短延時強降雨」,2000年後佔了15名

上週梅雨鋒面為北台灣帶來破紀錄大雨,新北市三芝成水鄉澤國,單日降下645.5毫米,破新北市梅雨季21年來紀錄;基隆也在這波大雨中,創了氣象測站創站42年來雨量新高;前年蘇迪勒颱風降下大雨,讓烏來成孤島,事後分析發現,其實蘇迪勒雨量累計並未破烏來紀錄,但雨勢非常集中,8月8日凌晨3點到8點,六小時內便下了442毫米,在當地前所未見。

種種數據都顯示,過往台灣豪大雨研究習慣以24小時為區間統計的思維,在極端氣候影響下必須改變。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簡稱災防中心)2012年起開始針對這種易致災的「短延時強降雨」,進行一連串研究,蒐集1992~2011年降雨資料,分析3小時累積降雨量,列出前20名,發現其中有15名都是在2000年以後發生(不含2000年)。

第一名為2002年輕颱娜克莉來襲,基隆彭佳嶼測站三小時降下476毫米,第二名為2010年中颱梅姬,宜蘭蘇澳測站測得444毫米,第三名是2001年中颱桃芝,花蓮縣光復測站降下391毫米;而2000年以前排行最高的是1999年,雲林古坑371.5毫米。

1992~2011年 3小時累積雨量前20名事件( 資料來源 /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氣象組《短延時致災降雨事件分析 》)

23年來,「短延時強降雨」天數增加4.6日

災防中心氣象組2015年出版專書《台灣極端降雨事件:1992-2013 年重要事件彙整》,以3小時130毫米、6小時200毫米為短延時強降雨標準,分析1992~2003年以來資料,共發生926筆短延時強降雨,平均每年發生8.3日。

去年最新研究則顯示,近年短延時強降雨事件的發生日數,的確存在上升趨勢,尤其以3小時延時強降雨最明顯,平均每年增加 0.2日,和1993年相比,2015年短延時強降雨增加了4.6日。

災防中心比較五個季節、不同延時強降雨事件發生日數,結果顯示,「短延時強降雨事件的發生大幅集中於梅雨季、夏季及秋季」, 春季與冬季發生日數相較前三季則為極少。其中又以夏季最容易發生強降雨事件,梅雨季次之,「貢獻度」第一名則是熱帶氣旋(含颱風及熱帶低壓),接著是梅雨鋒面和對流天氣。不過為何短延時強降雨發生天數、雨量近年越來越高,災防中心認為原因仍待研究。

1993年至2015年 各種延時強降雨日數的年際變化與趨勢( 資料來源 /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氣象組《台灣地區短延時強降雨事件氣候特性分析》)

防災要納入「短延時強降雨」概念

中央氣象局在2015年修改豪大雨標準,豪大雨除原先24小時累積80毫米以上,另新增每小時40毫米以上;豪雨標準除原先24 小時累積雨量達 200 毫米以上,新增3 小時達 100 毫米以上。

不過對於易致災的暴雨,台灣整體防災觀念仍有待進步,台北市雨水下水道設計標準是每小時78毫米,一位關注天氣的研究員指出,若以此為標準,每小時降雨超過80毫米,不管在哪個地方,都非常容易導致大面積淹水或山洪爆發等災情,但目前政府公開資料中的淹水潛勢圖,並不是依據這類短延時強降雨情境來分析,這表示不能完全依據淹水潛勢圖判斷,沒潛勢的地方仍可能致災。

他提醒民眾,梅雨引發的短延時強降雨在時間、空間分布上,仍然是科學尚待突破的課題,面對這類型災害,不能只依據淹水潛勢圖顯示,進行災害應變,必須隨時注意監測的資料,看哪裡下大雨,做緊急的通知與應變搶救,政府目前透過手機發布的災害示警資訊即是希望透過各種管道,提供民眾避災訊息。

災防中心氣象組組長于宜強則表示,以往雨量測站以20分鐘為一區間分析資料,目前政府規劃做5座防災降雨雷達,每2分鐘就回傳資料,可增強短時間強降雨的應變效率,不過因為民眾對氣象雷達蓋在住家附近有疑慮,目前5座都還未建置完成。

他建議民眾時時注意自家防災弱點,提昇警戒,住家防水閘門、地下室防災等措施做好,撐過可能會淹水的時間。

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中心副總工程司兼主任尹孝元表示,水保局發布土石流潛勢溪流黃色警戒時,民眾就應該提前預防疏散,不要等到紅色警戒,另外水保局也針對暴雨有警戒動態機制,3小時雨量累積200毫米、3小時雨量累積150毫米、2小時雨量累積100毫米,會立刻預警。民眾若不知道住家附近有無土石流潛勢溪流,可下載「土石流防災資訊整合版」app,直接定位,系統便會自動顯示附近溪流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