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三個月,農委會主委林聰賢:解決舊沉痾,跨域加值創新,新農業要讓民眾有感

文/ 林慧貞 圖片提供/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今年2月8日就任後,農委會主委林聰賢絲毫沒有蜜月期,立即面對H5N6高病原性禽流感爆發、農藥殘留容許標準調整爭議與戴奧辛超標雞蛋事件等一連串挑戰。林聰賢除了聽取農委會各相關單位業務報告,也馬不停蹄走訪各地聆聽不同農民與產業團體聲音瞭解問題,還遠赴日本東京食品展行銷台灣農產品。

在這三個月,他看到台灣農業沈痾已久的問題,同時也看到新的契機。出身宜蘭地方的他,深知錢要花在刀口上的道理,來到農委會後,發現補貼政策佔了預算太多比例,可是農民受到的幫助卻也有限,變成「死錢」。

他強調,「現在要想辦法把死錢變活錢。」對外,透過「新農業創新推動方案」,調整農業和預算結構;對內,整合不同單位,加強溝通,和消費者、農民連結。

林聰賢表示,農委會有很好的專家和研究成果,「但就像農家一樣,好東西都留在自己倉庫裡」,因此他要求成立「挖礦部隊」,把這些有價值的東西挖出來,跨域整合、加值,解決現在的農民、農村問題。

從農安到食安,林聰賢說,首要任務是重建消費者信心,除了整合現有標章,建立追蹤追溯機制,農業施政還要講出讓民眾聽得懂的語言,讓農民有感,並從需求端創造友善農業的誘因,發展六級化產業,將人潮帶入農村,增加農民收益、創造情感連結,督促農民減少使用化學農藥與化學肥料。

面對氣候變遷,有效利用資源是全球都在探尋的目標,「農業是循環經濟典範。」林聰賢認為,過去缺少連結,畜牧糞污水被當成廢棄物,但其實傳統農業很仰賴畜牧糞污水提供的有機質肥料,農委會將好好鏈接不同產業,發展永續的循環經濟。農傳媒專訪整理林聰賢施政理念,以第一人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接受農傳媒專訪,談論上任後的農業政策方向。(攝影/黃世澤)

稱方式呈現:

調整補助,把死錢變活錢

我從宜蘭基層出身觀察到的台灣農業結構現況,跟到了農委會裡盤點的課題一致,從整個預算大餅去看,農委會大概百分之60幾支出都在福利政策,扣掉法定的跟人事支出,能夠投入在政策上的經費其實很少,可是補貼政策農民也沒有覺得受到很大的幫助,收益沒增加,那就變死錢,我現在要想辦法把死錢變活錢。

歷屆農委會主委都有一個心願,希望調整農業結構,「新農業創新推動方案」就是對接這些課題,做大膽和創新的改變,某種程度有點像現在推年金改革,已經到了必須要大動刀的時候。

例如現在水稻保價收購,出現許多資源浪費問題,公糧收購一公斤26塊,擺了三年後變多少?大概10幾塊,這樣不是就把資源浪費掉了嗎?保價收購是為了國安,需有三年儲糧,但應該有其他方式。

許多新科技、管理方式、運用技術越來越成熟,可以回到農業體系幫忙,最近我走訪中研院和廖俊智院長對話,農委會科技處有很多科技研發計畫,目前農委會能量最高的是品種、技術,例如研發蘭花品種、品系,但是解決農村和產銷問題,好像一直沒有用對方法。

我們的優勢是有許多專家,但欠缺整合,而且是跨域整合,大家躲在自己高牆做自己專業東西,隔壁鄰居出了什麼事也不曉得,上任將近三個月,我大概每個單位簡報都聽過一圈,也看了、批了很多公文,發覺很有趣,怎麼這個單位跟那個單位沒有對話。

透過一段時間磨合和協調,我相信我們就可以對接新農業政策,我從107年年度總預算就要開始做積極的調控,後續我們要跟生產端的農民、農民團體、消費者結合。

整合內部,成立挖礦部隊

過去農委會花很多錢做產業推廣和行銷活動,可是都是一次性的,累積起來花了不少錢,每年看計畫核銷時的效益評估好像都不錯,但是最終端農民、消費者好像不這麼覺得,這是我們要檢視的地方,我來自比較窮的縣市,比較小家碧玉、勤儉持家,看到農委會這樣的結構,需要做些整合,我相信整合後就能帶出效果,改變一個做法事情會不一樣。

我現在請科技處和企劃處成立挖礦部隊,農業行政團隊能量是夠的,但有時就像農家一樣,好東西都留在自己倉庫裡,要把這些有價值的東西挖出來,或是他們可能覺得有些東西沒價值,這就要透過不同需求去媒合,也就是我說的整合。

過去農委會有很多專業的研究成果,很多會研究、改良或解決基本問題,但沒有整合,整合好的叫跨域加值,可以解決現在的農民、農村問題。

上任第一要務顧好食安,用庶民語言溝通

現階段施政第一要務是大家關心的食安問題,食安問題沒解決,消費者有很多不信任,我們做再多努力、再多資源投入也是枉然,所以要從這幾波食安事件建立消費者信心。

過去農委會的行銷推廣沒有對接到消費者認同的訊息,舉例來說,行政簡報是對有基本認知、專業基礎的人,若放出去給一般大眾看,大家霧煞煞,農委會很多單位會發新聞稿,但其中很多專業名詞,沒有庶民語言,未來我們會重新調整,講讓大家聽得懂的語言。

再來,閱聽習慣改變了,每天有大量即時新聞,農政單位過去除了天災反應比較快,其他事都慢慢來,現在不能慢慢來了,我們要去改變一些機關的文化。

在政策上,未來會整合市面上各個標章,追蹤追溯,確保用藥安全;此外,也要引進消費者到產地,我們宜蘭經驗是,你用官方力量叫他農藥少噴一點、少施一點化學肥料,有時候沒辦法100%落實,但是人一進去他的場域,對農民說你這邊怎麼那麼臭?農藥噴那麼多?農民馬上就改了。農產品看得到、摸得到、吃得到,一定安心,以前生產者直接賣到市場,不曉得是誰在買,跟消費者沒有情感連結,但是消費者到產地後就不一樣了。

林聰賢認為,引導消費者直接到產地,與生產者產生連結,是重建食安信心的重要環節之一。

提高附加價值,建立六級化產業

要改變慣行農法,叫農民不要大量噴藥、大量用化肥,第一個要保證農民收入會增加。

農業的價值不只在生產,宜蘭生產規模一向不是最大,都是走精緻農業和休閒、體驗農業比較多,蔡英文總統希望能增加農家所得、引進新農,除了要確保有足夠農地,重要的是農產品要賣得出去、賣得好。

台灣觀光客每年都在成長,但好像都是走固定教科書路線,其實台灣農村很值得體驗,透過農村再生、地方創生,配合農村新風貌塑造,建立六級化產業,地產地銷,而地產地銷最好的方式還是要配合在地相關體驗活動,提高附加價值。

包含推動友善生產,以及讓一般消費者進到農村體驗農村文化、生活、美食,透過在地生產,整個消費和體驗過程就可以把食農、環境教育帶進去,把在地認同帶進去,農民希望消費者以後再來,也會減少用農藥化肥,這樣的情境導入才叫六級產業。

農業創新有前景,輔導青農提高收入

台灣面臨全球競爭,許多產業都在創新、轉型,但是最好的機會在農業,因為農業有很多結構還是保留比較傳統的模式,我們期待新的農民運用現代科技和新方法。

農委會也會竭盡所能幫忙,第一個,取得經營用地,我們會把農地銀行基礎處理好,雖然有些青年農民是農二代,但可能之後土地規模不夠,或想得到更好的經營效能,提高收入,我們會把土地處理好。

第二個,研發智慧農業,不管生態或精緻、休閒農業,都需要更多科技工具,包括農業機械,農試所和改良場等相關研究單位,針對智慧農業會有比較完整的研發計畫,做模組化準備。有一部份可以變成進攻型農業,轉進到東南亞各國,希望組裝成整廠輸出,讓農業不只在台灣有競爭力,在國際舞台上含金量也高。

第三個,青年農民一開始投入農業,資源和資金不夠,我們會有各種獎助方案,比如因應極端氣候,5年內建立2000公頃設施農業,補助高強度溫網室,發展精緻農業,不只硬體,還包括裡頭感測元件、遙測設備。另外,農委會對青農有特別專案,低利貸款、利息補貼。

最後一個就是要保證有比較好的收入,給青農培力跟育成,不讓他們單打獨鬥,不論要種水果、水稻、蔬菜、特種作物等等,我們都會有不同產區配置,提供市場資訊,讓青農不是以生產為導向,而是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生產模式,這樣可以保障有固定收入。另有農業保險,讓農民無後顧之憂。

要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生產模式,我們鼓勵各縣市成立青年農民團體,讓這個平台互相經驗交流,也慢慢能夠發展成產銷合作群體,除了挑戰國內市場,也可以挑戰國際市場, 農委會針對內外銷有不同策略,比如現在有台農發公司協助外銷,成為契作農戶收入比較穩定、穩健。

農業是循環經濟典範

對於未來農業的展望,我最想做的就是循環經濟,農業是循環經濟典範,過去都是把其中一段當廢棄物放掉,沒辦法永續。例如畜牧業,傳統農業裡面一定有畜牧業,否則有機質肥料哪裡來,可是我們現在把畜牧業最末端的糞尿當成廢棄物,隨便亂丟,變得不永續,我們有這麼多專業工作者,應該對接,好好發展永續的循環經濟。

農委會過去長期扮演政策制定的角色,很多課題存在已久,沒人去解決,我過去在基層,要自己找各方資源來解決問題,不能靠別人,我是帶著想解決問題的想像來到農委會,把各單位問題一個一個翻出來解決,我們應該學習農民精神,先不要太多天馬行空,把當前困境、課題一個一個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