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十大神農】林和春:設備自動化,打造茶業新願景

12年前,林和春離開電子業,回到桃園龜山老家,為年邁的父親林文經分擔長生茶廠的工作,從每天西裝筆挺的日子,轉變為日日淚汗交雜的務農生活。他更引進自動化機械,讓茶業不再因粗重的工作流程讓年輕人卻步,為下一代打造永續的茶業願景。這個曾被父親譏笑為「痴人說夢」的夢想,正踏實地被建構起來。

親情,將他從電子廠推往茶園

母親去世時,正值父親為茶廠打拚的時期,無暇照顧年僅7歲的他。剛好,與茶廠配合的日本經銷商膝下無子,向父親提出代為照顧的建議,林和春便在10歲時飛往日本,一待就是6年。

返臺從成功高級工商職業學校電機科畢業後,父親詢問他到茶廠工作的意願,「每天看老爸灰頭土臉,累得要命,我回他:『我要到外面上班,穿得整整齊齊,錢也賺得比你多!』」

憑著日文的優勢與對設備的了解,林和春進入日本電子設備代理商,擔任日立、三洋等產業設備代理的業務擔當。「那時幾乎可說是把飯店當家,把家當飯店。」經常在異國生活的林和春,內心非常渴望親情的陪伴,久久一次返家,卻發現父親的體力似乎正在走下坡,便決定利用假日幫忙農務。28歲時,揮別電子業,全心輔佐父親。

針對臺灣普遍偏好高山茶的思維,林和春認為應該找到每個產地的特色,而桃園的特色便是東方美人茶和蜜香紅茶。

在茶園蹲馬步

首日上工,父親就對他說:「你一定做不超過3個月,我沒有薪水給你,看你能撐偌久!」

頭3年,父親不准他接觸製茶流程,只讓他在茶園工作;每天5 點他就去踹林和春房門:「太陽已經曬屁股了,你在幹什麼?」還躺在床上的林和春,常因勞動而全身痠痛,連下床都有極大的困難。父親也常嫌他工作速度慢,但他在好勝心的驅使下,晚上甚至戴著頭燈在茶園工作,招來鄰居的訕笑:「魔神仔敢會共你創治?」

林和春對於父親遲遲不傳授彼時他認為最核心的製茶,時常感到不平。現在回過頭看,待在茶園的3年,是製茶的根本。他發現,照顧茶樹的用心程度,於製茶時會顯現出全然不同的香氣和滋味;因此體悟到,茶葉的品質和特色,從芽點冒出來的那一刻,就開始賽跑了。

父親傳承上一代的教導方式,習慣下指令,不說明原因,許多原理得靠自己摸索。茶園管理中,他最重視物理性管理,透過鬆土幫助茶樹吸收養分,土裡的根系繁茂,地面上的長勢自然旺盛。另外,修剪時保留足夠的留養層,讓茶樹有較佳的養分轉換能力,就會冒出更多的芽點。

3年後某一天,父親突然詢問林和春是否要做茶,讓他喜出望外,但看到茶菁時,卻產生被捉弄的感覺,因為那並非期待中的高級茶菁,而是浪菁後剩下的碎葉。事後回頭解讀父親的用意,才明白劣等原料在加工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反而有助學習。

現在,他已經可以用純熟的技術讓不同等級的茶葉展現應有的風味。父親的疾言厲色和不擅讚美的個性,時常造成父子關係緊繃,他在無數夜裡躲在棉被裡痛哭,也學著理解父親的溝通模式,才慢慢發現,所有的責難都是為了給他最好的磨練。心中的忿忿不滿,也隨著歲月化為感激和珍惜。

土質的健康與否,可於雜草草根窺知一二,能讓植物根系發展得宜的土壤,才可讓茶樹有好的產量與品質。左為土壤硬化的草根,右為土壤健康的草根。

用自動化機械,串起眾人之力

建立機械化茶園和自動化茶廠一直是林和春的夢想。對照過去在電子業看到的自動化無人工廠,他認為傳統茶業高度依賴人力的狀況,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他用賣茶攢的錢換得第一臺採茶設備,茶園管理中的種植、鬆土、修面、防治等工作也陸續改由機器代勞。

為了將機器效益發揮到最大,林和春開啟代耕服務。許多業主對於宣稱可以同時解決缺工、提升品質和產量的新模式,感到相當懷疑。這時,他會建議業主釋出一行茶樹讓他試做,藉以比較管理前後的差異。

「物理性管理可以增產,而增產是每個農夫最想看到的。」若業主沒有辦法消化多餘的茶葉,便進一步說服對方依他的管理模式達到無農藥殘留的品質,協助銷售。茶園績效的提升為他贏得好口碑,代耕量於焉增長,「架構起同業的信賴關係,才可以合作創造下個階段不同的視野。」他說。

這位19 歲的員工(左)第一天上工時,興奮地看著採茶機說:「春哥好酷喔,我第一次坐在上面採茶!」林和春認為,機械自動化才是讓茶業永續的生路。

「人生要光明,就像點油燈,要添油進去,才會燃燒得旺,人生旅途才會順遂。我會想回饋產業,某個程度就是在添加這個油。」這個家訓,成為林和春行事的準則和信念。

目前自家的長生茶廠主要供應的茶葉為東方美人茶和蜜香紅茶,遍及每斤幾百元的手搖杯市場到40萬等級的高端市場,自有品牌僅占全部營業額的5%,其餘全靠同業幫忙拓展通路。

林和春不做業外投資,將全數利潤拿來投注於研發設備。製茶流程中的成型,是他現階段努力的目標,已買進的設備將透過資料庫經驗值判斷茶菁等級,自動設定成型的溫度和時間。

未來,甚至可以用電腦記錄茶園濕度等資訊,預知氣候變化,提早因應以減少損失。串連業界的力量,早日讓臺灣的茶產業邁向自動化、智慧化的新階段,是他深深的期盼。

(文、攝影/曾怡陵,相關報導請詳見《豐年雜誌》2017年01 · 0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