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海洋經濟,漁電共生建立新養殖模式

文/ 莊安華 攝影/林韋言、謝進益 首圖提供/水產試驗所 企劃製作/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

(本文章為企劃系列文章的第三篇,前兩篇請見豬糞變綠金,沼氣發電達成循環經濟〉、整合產業專長,循環農業延伸新農業價值〉)

漁電共生,提高水產收成表現

全球高度重視潔淨、環保的綠色能源,政府於去年啟動國家能源轉型,主力發展太陽光電、離岸風電,預計在2025年達成太陽光電20GW、離岸風電3GW的設置目標。

臺灣西南沿海的水產養殖區,正好也是日照最充足的地區,目前水試所在「農業資源循環暨農能共構之產業創新」計畫中,針對彰化、雲林、嘉義、臺南的水產養殖區,提出文蛤池結合太陽能光電的新養殖模式研發、貝類太陽光電環控溫室及立體養殖經濟模組開發、綠能開發水產養殖新模式的應用,以及調查藻類濃度及種類對文蛤攝食的影響、光電養殖微生態環境監測分析。

光電設施遮光降溫有助文蛤成長

水產試驗所所長陳君如指出,過去雲林臺西的文蛤養殖業者,因為放養密度過高,導致年年幾乎發生文蛤季節性死亡,目前水試所為了解決這項陳年老問題,提出文蛤養殖池結合立架式光電設施的新養殖模式構想,希望藉生產模式的調整,能建立健康的養殖環境,同時農民也能將養殖空間出租架太陽能光電板,增加收租收入。

目前水試所利用蘭花網模擬架設光電設施的遮光狀況,進行文蛤池的試驗。結果發現,在遮蔽率30%的條件下,文蛤在夏季高溫期成長效率比完全未遮蔽來得好;遮蔽增加至50%時,則與未遮蔽相差不遠,並不會影響文蛤成長。

由於細微藻類是文蛤浮游苗的食物來源之一,需要陽光照射培育。在模擬試驗顯示,在遮蔽率30%的條件,藻類生長、供應正常。

「從這些資料分析,遮光能為文蛤池在高溫期降溫,減少熱緊迫對文蛤的影響,有助文蛤的成長。」陳君如解釋,傳統飼養所投入的餌料,其實超過文蛤需求,遮光後雖減少食源,但因降溫反而提高文蛤的成長效率。低溫期則需調整藻類培養技巧與供應方式,同時將嘗試添加益生菌與投餵人工飼料的文蛤養殖模式。

水試所在文蛤池架設光電設施的構想,也複製到虱目魚、吳郭魚的戶外養殖區。然而考量養殖魚類的收成採圍網方式,光電設施將會改採漂浮在水面、非固定式的浮動設施。

目前水試所已與光電業者合作,提供臺西兩公頃的文蛤池,由光電業者佈設立架式太陽能光電板,目前進入申請建照階段,預定明年初進行。

水產試驗所所長陳君如指出,過去雲林臺西文蛤因為放養密度過高,導致年年幾乎發生文蛤季節性死亡,因此提出結合立架式光電設施的新養殖模式構想。

離岸風機能聚魚有益漁業資源

海洋離岸風電產業不僅是綠電發展領域,也是海洋經濟的一環,全球擁有海岸線的國家開始全力發展這項產業,開發風場所在的海域。

臺灣適合發展離岸風電的海域從新竹往南延伸至雲林,其中以風場資源集中於彰化外海,可望成為臺灣最大資源場域,產出綠色風電。

海域設立離岸風力發電機,漁民擔心會影響漁場生態,導致漁貨減少。「其實像彰化外海的海域為泥沙地質,沒有珊瑚礁,原本就是臺灣沿岸漁業資源最貧瘠的區域。」陳君如解釋,臺灣西海岸因為先天環境條件,導致漁業資源匱乏,卻擁有發展綠色風場的豐厚條件,而且現有法規也禁止在3海浬內拖網作業,所以離岸風力發電機的架設並不會影響在地海域的漁業資源。

然而水試所希望利用「農業資源循環暨農能共構之產業創新」計畫,改善臺灣西海部近海漁業資源的貧瘠現況,研究離岸風機海藻牧場規劃及設置的可行性、大型海藻藻床形成,以及無線感測網路(WSN)技術應用於澎湖藻礁海域環境監測,準備借力使力,利用離岸風力發電機的設施,在不影響風機維護作業的狀況下,加掛產生聚魚效果的藻床、投餌箱網,或是吊掛單體牡蠣,打造對漁民有利的區域漁場。

目前水試所在彰化外海裝設海水透明度、濁度、溫度等長期監測海洋水文的裝備,收集當地海域的水文資料,探討論設置大型藻床的可行性。

接下來,水試所將派出水試一號、二號試驗船,行駛到臺灣離岸風場的海域,展開全面深入的漁業資源、海洋水文調查。「離岸風機設了,也算是一種魚礁,從未來長遠的眼光來看,對臺灣沿岸的海洋資源希望是有利的。但這需要我們長期調查,用數據佐證。」陳君如強調。

面對國家能源轉型、循環經濟等火熱議題,農業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案,引領農民在循環農業領域裡,進一步獲得產業升級、取得新商機,更善待臺灣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