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鄉趴趴走】以海為田、依海而生,古寧頭石蚵養殖4百年

內容提供/ 漁業廣播電臺 文、圖片提供/ 李素真

石蚵,是來自大海的寶貝,對金門金寧鄉的居民而言,它是大海的恩賜,更是漁人的希望。
古寧頭社區的石蚵養殖是當地極具特色的一種養殖方式,目前除了金門之外,大陸福建小嶝島也有小區域的養殖,但金寧古寧頭附近一帶的「石蚵林」已然是海上的特殊景觀,更是金門的重要地景之一。

石蚵養殖,細說從頭

根據金門縣誌記載,相傳4百多年前約明朝萬曆年間,進士李獻可自大陸福建同安、惠安一帶引進了花崗石石條式的牡蠣養殖。

也是自明朝開始,金門的牡蠣養殖變成了世代相傳的產業,每個村落都擁有自己的蚵田,外人不得進入採收,甚至買賣讓渡都必須簽定契約收據,漸漸成為金門最具經濟特色的產業。

四面環海的金門,早期在北邊和西邊沿海擁有大片的蚵田,在石蚵養殖的巔峰期,曾有2百多萬塊石條,海上千頃蚵田十分壯觀。

後來因人口外移及老化、疏於管理等因素,蚵石及產量逐年減少,目前則以金寧鄉古寧頭社區海域仍保有蚵林,為世上僅有的產業型態和海上地景,堪稱金門之寶。

古寧頭當地有傳統的石蚵文化體驗,吸引許多遊客前來。

養殖方式大不同

古寧頭石蚵之所以叫做石蚵,當然跟石頭有關。早期金門物質缺乏,最容易取得的就是石頭,將石頭鑿成長條狀,這些鑿好的石條在海灘上豎立著,隨著潮水來去,蚵苗就會附生在石條上,居民就靠著大海提供生生不息的蚵為生。

從東北角的官澳到西北角的古寧頭烏沙角,到處都佈滿蚵田,非常壯觀。生長於古寧頭的古寧頭社區發展協會李開陣理事長說,金門石蚵主要產地在北邊的后江灣,由於地理位置夾在金門與大陸之間,從內陸沖刷下來的淤泥在后江灣一帶堆了1米多深,富含有機質,養蚵肥又快,加上一天兩次的潮水浸曝,讓養出的石蚵更加鮮甜。

李開陣表示,他從小就有採蚵的經驗,也吃石蚵長大,在當年艱困的環境中,石蚵是古寧頭家家戶戶賴以為生的產業,石蚵對他而言不僅是兒時的回憶,更具有一份濃厚的情感。而古寧頭不只是金門主要的石蚵養殖區,也是目前金門仍保有傳統石蚵林的地區。

廢棄碉堡改建,再現4年石蚵養殖史

昔日曾為戰地的古寧頭,因823砲戰而聞名,這裡遺留許多的戰爭遺跡、碉堡等景點,為了推廣金門在地特色產業,古寧頭和平紀念公園內的原4號碉堡改建成金門縣石蚵產業文化館。

石蚵文化館由古寧頭和平紀念公園內的原4號碉堡改建而成。

這裡不僅展示金門濱海村落多年來的石蚵養殖歷史,同時將除役的軍事據點活化再利用,室外以塑像展示著石蚵養殖狀況,石蚵田與擎蚵(採蚵)過程,館內則有傳統且少見的蚵田典契、蚵民證、採蚵器具以及各種圖文,及實體模型來述說金門石蚵的分類生活史養殖方式與養殖分佈。

除了藉由軟硬體、動靜態展示,讓遊客認識400年來的特殊養殖文化,金門縣水產試驗所3年多前在古寧頭和平紀念園區成立石蚵之家美食館。蚵仔完全購自古寧頭南山、北山村蚵民現採的石蚵,將金門知名的小吃蚵仔煎、蚵仔麵線、蚵嗲和蚵仔炸以套餐形式呈現,讓老饕一次吃個夠。

石蚵產業文化館以過去戰地與文化、藝術結合,創造更好的效果,帶動古寧頭發展,也創造金門的觀光亮點。古寧頭戰役的煙硝味已不復見,這裡不只是戰地,在此地孕育出的石蚵產業,更代表著當地4百多年來的特殊養殖文化,今後也將伴隨著金寧鄉,展現多變風貌。


漁業廣播電臺

每月第2、4禮拜的週五14:20~15:00,『漁鄉趴趴走』單元播出:

頻道:AM738或1143宜蘭1593

官網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