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自然走進影像——專訪生態紀錄片導演:李偉傑

內容提供/ 《鄉間小路》 文/ 林玉茹 圖片提供/ 李偉傑

沒有演員、拍攝時間動輒以年計算的生態紀錄片,到底是如何窺探生態的奧秘?跟著影片中的鏡頭移動,或許就能找到解答。透過拍攝畫面的真實呈現,帶領你我探索屬於自然世界的面貌,這不僅是生態紀錄迷人之處,也是支持這些幕後推手的熱情來源。

對於投入生態攝影、拍攝紀錄片已有20多年經歷的李偉傑來說,會踏入這一行的淵源,起因於自己很喜歡看《野性亞馬遜》這一類的生態片,因此開始摸索、學攝影,憑著一股對於自然生態的興趣便一頭栽入。

然而,他對於拍攝題材其實很隨緣,常常是因緣際會地遇到適合主題就開拍了。同樣地,對於一般觀眾接觸生態影片的方式,他更提到,「其實我沒有什麼好建議的,如果你有興趣,自然就會去找到你想要的。」可以見得,想認識生態影片本來就不需要特定條件或基礎,只要跟著直覺走,就能開始你的第1次觀影經驗。

如何走進影像的世界裡

「我覺得拍生態沒有所謂的導演,自然界沒有演員,牠不會乖乖站在那裡讓你拍,所以不管什麼畫面我都是先拍回來,再去篩選才有辦法說故事。拍攝的時候,常常有很長時間我都是傻傻地等!」李偉傑分享拍攝過程,他解釋,每部生態紀錄片的成形都非常不容易。

在拍攝現場,為了捕捉一個不同的角度、一個不同的畫面,必須土法煉鋼,時常要跋山涉水、犧牲睡眠,以時間換取空間,才能有最完美的呈現。此外,前置作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得做不少功課才行,從蒐集料文獻、詢問專家顧問、了解觀察動物的生態特性等,每一項工夫都不可或缺。

因此,一部片耗時幾年的光陰拍攝而成,可說是稀鬆平常,他回顧過往的拍攝經驗:「你看我《九九蜂鷹》花了6年時間、《蜂台灣》拍了3年、《和禾歲記》也是拍了2年快3年才結束!」

李偉傑(後排左一)與工作團隊於2011年參加日本富山影展,並與當地的小小導覽員及其他來自澳洲、德國、奧地利等國家的導演一同合影留念。

放眼國際,才能看見自己

由此可知,生態影像記錄相當費工,技術也有其門檻。他特別提到,近幾年韓國投入大筆資金、大規模製作生態影片,水準提升很多;而過去他也曾到海外參加國際級的生態影展,並和世界各地的導演交流,從而得知各國的生態拍攝現況,回首臺灣,仍感拍攝環境相當辛苦。

他進一步提到,即使是國家地理頻道、英國BBC電視台等已具有一定品質、國際媒體所拍攝的生態影片,其收視率也不見得高;更何況臺灣無論在拍攝影片的大環境、技術等條件,都還有進步空間,因此尚可更精緻。但是,民眾從影片中至少可以看到臺灣特有生物的行為、地景、自然環境,進一步認識自己的家鄉,對於提升自然保育觀念還是有所幫助。

談及目前臺灣生態相關影片的發展,「當然是越來越好了!比起早期,現在的關注越來越多。」但李偉傑觀察,當今的生態影片仍是小眾市場規模,和民眾的互動還有一大段距離待拉近。

同時,他也期待,臺灣能借鏡日本,成立一個「真正的」生態影展,邀集國內、外作品參展徵件,透過政府部門與民間共同合作,企業贊助活動內容等,讓民眾共襄盛舉。並跳脫一般常見的影片巡迴放映,創造更多交流,進一步展現生態影片的魅力。

李偉傑(左)參加2013生態電影節——「有影秀臺灣」首映會,和與談人和華人(右)分享紀錄片《蜂台灣》的拍攝心得。

讓關心萌芽,向下扎根

「去年我也有到花蓮參加一場影片講座,但到現場大概只有10個人左右,就覺得很可惜!」李偉傑回顧,「這麼好的活動可能因為宣傳不夠或其他因素影響,反而達不到影片教育推廣的意義,這樣就浪費了!」

他也認為,若在前期宣傳影片上多下點工夫,使資訊多方面曝光,讓民眾可以接收到訊息,才可能展開行動、實際參與影展;此外,讓生態影片的種子向下扎根到各級學校,配合校方課程推廣,或許也會有不錯的效果。

而參與了許多大大小小講座的他,總會面對包羅萬象的民眾提問與反應,他也因此深感「觀眾不同、感受不同」,期盼能影響一個算一個,
提升大眾對於自然生態的關心。

目前,李偉傑正在拍攝苗栗石虎的影像記錄,對於拍片總是盡心盡力做到最好的他,不僅忠實呈現生態最自然的一面,也認真捕捉每一個鏡頭,讓我們可以看到更好的生態紀錄片,進而發現,原來最美麗的自然風光就在你我身邊。

(本文轉載自《鄉間小路》2017年7月號,野來秀,原文標題為〈自然生命力蓬勃,鏡頭下滿是精彩——紀錄片導演李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