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婦買菜學堂】難為了主婦的秋高氣爽

文、攝影/ 諶淑婷

每年 10、11月是臺灣一年中難得的舒爽氣候,氣溫下降、空氣乾爽、秋陽暖和,就算偶有細雨也顯得詩情畫意,只是主婦滿心愉悅上市場,卻是灰頭土臉的回家,怎麼如此美好的秋季,菜價卻居高不下?
9月下旬、10月初的低菜價,曾讓主婦買到來不及煮,只是當時兩、三百元能買到的菜色,現在拿出一張500元紙鈔都不見得買得到。

種的少,產量少,菜價自然飆高

本來以為是臺北都市離產地太遠的問題,一問之下,才知道彰化地方媽媽也在市場看著一把蔬菜40元發愣中,最後轉身買了豆芽菜。攤商阿伯解釋正值季節交接,青菜來不及長不大,所以「無菜啦」,可是這波「無菜」很久耶!

忍不住問了農夫朋友,才知道今年夏天太熱又太久,原本入秋後應該要接上來的冬季平地蔬菜瓜果都長不好,加上9月中旬後雖然轉涼了,但沒風沒雨產量好,夏季蔬菜價格又太低,影響農民種植意願,有的耕除或乾脆延後種植,種得少、產量少、菜價自然飆高,預估11月中才會回穩。

我們先回頭看農糧署106年9月主要農作物生產預測報告,當時就發現即便夏季高麗菜已是以宜蘭、臺中及南投等高冷地產區為主,收穫面積及產量還是比8月盛產期減產12%。

不過產區集中在彰化雲林的結球白菜有默默幫忙,比8月增產23%;同時間青花椰菜增產125%,白花椰菜增產5%。短期葉菜則因應學校開學後團膳需求,農民調節生產栽培,也增產了7%,造就了當時的低菜價。

到了10月,短期葉菜減產1%,高麗菜則減產6%,其中農民剛好結束夏季蔬菜,改種冬季蔬菜,但一下大雨、一下高溫,導致剛種下去的冬季蔬菜也長不好,才會到了11月產量依舊沒有提升。

可是啊,今年的菜價稱不上便宜,沒有熟悉的「3把50」行情(有些攤子還是有啦,變得小把一點而已),大多是一把25至30元,也不算貴到無法下手,至於貴到一斤100元或120元的某些蔬菜,別買就是了,別忘了去年同時間受莫蘭蒂和梅姬等颱風影響,才真的是「菜金」!

去年11月高麗菜產量比前年減產41%,結球白菜也減產28%,花椰菜減產21%,當時價格讓主婦越買越心痛,也不難想像在產地的農民努力復耕的同時心有多痛。

夏季蔬菜價格又太低,影響農民種植意願。產量減少,讓菜價飆高。

極端氣候引爆餐桌危機

務農的友人感嘆,極端氣候影響的不只是北極熊,也引爆了我們的餐桌危機,長時間觀察可發現,菜價高的時間越來越多,長遠來看(兩、三年那麼遠),菜價勢必是緩慢但穩定的上揚。

但是農民不見得能因此得利,除了農藥、肥料和人力成本持續增加,別忘了今年初的暖冬造成短期葉菜價格自農曆年後一路下滑,高麗菜也生產過剩,不少地區都開放田間採摘每顆10元,而小白菜、大陸妹和青江菜等短期葉菜類則直接耕除(將已經可以採收的農產品犁掉作肥料),否則若算上採收、送交拍賣市場等費用,會陷入收愈多、賠愈多的窘境,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在菜市場逛來繞去,抱怨菜價、挑揀葉菜美醜的消費者,可以試著往前推估,一把葉菜自種下到採收至少要3週,農民在什麼時候種的?那個時候的氣候涼爽嗎?雨量如何?有沒有剛好遇到豪大雨或是不穩定的氣溫起伏,人都覺得難受煩躁了,脆弱的蔬菜又會如何?

菜價的起伏對我們來說成了一種提醒,可以去思考氣候的變化與不尋常,也能思考農民在經濟不穩定的狀態下如何安心耕種。對消費者來說,一把菜即便30元也不及一杯手搖杯的售價,採買一週食材多花兩、三百元也不夠看一場電影,但對農民而言,那可是好幾分地的收成與一季的收入要操煩哪!

今年的菜價稱不上便宜,沒有熟悉的「3把50」行情,大多是一把25至30元。

青黃不接時期的餐桌好物

擅長醃漬食物的主婦朋友提醒我,其實安全食物的來源,不一定完全取自農家當季產出,冬季末初春時節往往青菜大盛產,白蘿蔔可做成蘿蔔乾、大卦菜鹽漬日曬成梅干菜、酸菜,高麗菜可做臺式泡菜、高麗菜乾,結球白菜可做酸白菜。

曾經隨著農業技術提升,這些農家常見的蔬菜加工品逐漸被遺忘,如今大自然告訴我們,人還是無法輕易勝天,農民設法提升耕種技術的同時,消費者也要協力支持,而那些值得我們百般回味的農產加工品,就是青黃不接時期的餐桌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