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原民生活體驗,如何激發賽德克遊子回祖居地重拾生態與文化?

文、攝影/ 洪嘉鎂

南投縣仁愛鄉南豐社區是賽德克族的祖居地,由於社區內的夢谷瀑布景色壯麗,在921地震發生前,每年吸引許多旅客造訪,地震發生後,當地成為重災區,觀光產業也一併受到重創,流失許多旅客。

現任南豐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王嘉勳希望讓社區再次有生命力,11年前他決定返鄉發展,從教育文化出發,帶著社區重新找回賽德克族的文化,再走入生態及觀光,讓消失的蝴蝶與旅客再次回到社區,旅客可透過社區的體驗活動了解賽德克族的文化細節,而不是只有《賽德克·巴萊》的電影印象。

南豐社區是賽德克族的祖居地

南豐社區位於南投縣仁愛鄉臺14線上,距離埔里鎮大約15公里,是賽德克族祖居地,當地人稱這裡為東岸部落(Alang Tongan)。

王嘉勳(Awi Sapu)回憶起11年前回到部落時,連自己族語的名字都搞不清楚,他說,會選擇回到部落是因為大二去紐西蘭交流,看到當地原住民將自己文化完整呈現出來,回頭思考賽德克族是不是缺了什麼,而投入社區發展。

王嘉勳除了找回部落文化,也積極尋找資源建設生態棲地及通學步道,希望讓生物跟學童都有安穩的生活空間。

「剛回到部落時,衝很快」,王嘉勳表示,當時想說要讓大家看到原住民特色,因此旅客來社區造訪時,部落的人都穿上原住民服讓大家拍照,甚至製作紋面貼紙讓旅客體驗,但社區耆老非常難過,不曉得這麼做的意義在哪裡,因此讓自己反思什麼事情是部落需要的。

找回部落的原始樣貌

王嘉勳發現部落發生傳統知識系統不見,地方角色失衡等問題,他舉例,賽德克族沒有「頭目」,但每個家族都有「耆老」,過去耆老負責部落公共事務推動,不過代議制度興起後,耆老角色逐漸式微,視同虛設,公共事務大多由民意代表決定,只有舉辦地方儀式才會找上耆老。

回到部落的前5年他都在找「敲門磚」,希望讓部落改變,解決社區面臨的教育、文化、人口外流等問題。

他表示,部落很多故事都從家出發,應該要重現賽德克族的「家屋」,找回賽德克族的文化與傳統,但部落過去受到外來文化衝擊,耆老對於家屋也沒概念,自己只能從調查文獻、訪問耆老開始,試圖找出家屋的樣貌。

家屋通常會跟穀倉分開,避免火災發生時將糧食也一併燒毀,另外在賽德克族的傳統文化中,在家壽終正寢的人會埋葬在穀倉下方。

王嘉勳口中的家屋是賽德克族遺失百年的房子,建設家屋不需要用到釘子、水泥,只靠石版、竹子、木頭、芒草……等材料砌起來,家屋只有85歲以上的耆老有住過,80歲以上的人可能有些記憶,而80歲以下的人幾乎是沒有看過家屋的真實樣貌。

當他帶著部落工班搭建起第1棟家屋時,耆老認為這不是家屋而痛罵他一頓,王嘉勳也坦言,因為沒住過,「的確蓋得四不像」,但蓋家屋都有一定的工藝與技法,過程中耆老都會講述蓋屋的工藝、部落文化與歷史。

王嘉勳有了第1次失敗經驗,他更努力去尋找賽德克族的資料與歷史,希望蓋出來的家屋能更貼近賽德克族,當第2棟家屋在屏東完工後,工班耆老摸著家屋的牆面流淚跟他說,「這棟應該要蓋在部落才對」,後來第3棟、第4棟家屋都在社區內完工。

還給生物一片無用藥土地

家屋建設意味著找回賽德克族文化,但部落能否自給自足,以及該如何找回當地原有的生態環境,成為王嘉勳另一個苦惱的地方。

部落過去有很多閒置土地租給外地人,但在生產掛帥的前提下,使用大量的農藥與化學肥料,當土地從外地人手上收回時,早已無法生產,租賃中也發生外地人租地,再聘請當地人做臨時工的情況。

王嘉勳說,為了扭轉居民的想法,希望大家可以耕種自己的土地,因此推動公田共耕,告訴居民可以投入友善耕作、自行製作資材,就能降低生產成本,不用化學肥料也可以耕種,逐步恢復種植的信心,等到穩定後,大家就會把土地拿回來自己種,而年輕人要負責處理農產品行銷以及通路。

「部落投入友善耕種後,蝴蝶、蜻蜓…全都回來了」,王嘉勳表示,過去部落生態相當豐富,但因為土地超限利用開發,加上農藥、風災的影響,原本部落有200多種蝴蝶,銳減到只剩60幾種,推動友善耕種及環境教育後,大家把部落的生態都找回來。

社區投入友善耕作後,開始自行製作農業資材,降低生產成本,也讓土地能有喘息空間。
社區空間種植多種蜜源植物,提供蝴蝶充裕的食物來源。

耆老提醒王嘉勳不可以輕忽任何一種生物,部落不只有蝴蝶,還有蜻蜓、青蛙等多種生物,因此這一兩年,他向政府申請在部落建設生態棲地時,有規劃水塘、種植蜜源植物,營造出多數生物所需要的生態環境,要讓每種生物共存在這片土地上,不獨厚任何一種,也積極清除當地外種。

這片生態棲地除了保育生物外,也即將成為部落學童重要的通學步道,王嘉勳指出,過去部落小朋友到南豐國小上課時得沿著臺14線步行,但臺14線車流量相當大,非常危險,在規劃生態棲地的同時也希望給學童一條安心上學的道路。

生態棲地串連部落與學校,讓學童能平安上下學,不過通學步道沿途不裝設任何路燈,王嘉勳表示,「擔心影響到棲地生物」,好在學童上下學時天色都還很亮,不會有找不到路的問題。

讓旅客了解賽德克族的習俗與文化

南豐社區找回賽德克族文化傳統的過程中,剛好遇到魏德聖在2011年推出《賽德克·巴萊》,開始有旅客進入社區,甚至發生旅客遇到原住民就問說,「你是莫那魯道的後裔嗎?」

王嘉勳對於這種現象感到無奈,他強調,「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故事」,不是大家都說莫那魯道的故事,因此他帶著部落的居民說「自己家族的故事」,紡織、建設、狩獵…每個家族都有自己擅長的技藝與相關的故事。

賽德克族使用的織布機也隨著科技的進步,從傳統大型織布機改良為桌上型。

在《賽德克·巴萊》飾演莫那魯道二兒子的李世嘉(Pawan Neyung),正是出身於賽德克族的狩獵家族,劇中所使用的弓箭都是由他父親與他打造出來,李世嘉在南豐社區的體驗活動中,主要負責帶旅客學習傳統獵人射箭方式,甚至運用鐵絲、帆布、稻草等材料做出一隻山豬,打造體驗場景。

李世嘉表示,賽德克族的弓箭有狩獵弓及陷阱弓兩種,女人及小孩都不拿弓,只有15、6歲的成年男子才可以持有弓箭,由於獵人每次出去狩獵最多只會帶10支箭,因此賽德克族的弓還能作為矛。2013年世界傳統射箭聯盟將「年度世界最佳傳統弓」獎頒給賽德克族的弓,這個獎項不是每年頒發,他說,「目前應該只有賽德克族擁有2用弓」。

賽德克族媳婦江嬌媚則會帶著旅客體驗部落環境與文化,參訪家屋、動手製作原住民特色料理,出發前旅客會先披上披肩,並進行告知祖靈儀式,旅客可以從江嬌媚手上學習到如何製作小米香蕉糕等原民料理。王嘉勳說,小米香蕉糕是賽德克族失傳已久的甜點,是運用香蕉葉、小米及香蕉製成,這道料理也是在調查文獻、訪談耆老過程中找回,我們希望可以讓大家認識原住民的飲食及文化。

王嘉勳強調,我們講我們懂的事情,談我們知道的文化,不過度消費原住民文化,讓文化傳承得以延續,並拿回原住民的解釋權與話語權,讓大家認識賽德克族。

王嘉勳認為,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故事,要讓旅客了解賽德克族文化細節,才有助於文化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