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有機產品市場,專家建議鎖定外食族、輔導加工

首圖攝影/謝佩穎 文/鄭芷穎

《有機農業促進法》於5月30日正式公布,仰山文教基金會前(7)日舉辦「2018年有機農業論壇」,與會的專家學者認為,應擴大有機產品市場,目前臺灣每日至少外食一餐的人口比例高達62%,可鎖定外食族,推動餐廳使用有機產品,同時加強採後處理、冷鏈、倉儲系統,增強有機加工量能。

擴大有機產品消費者,專家建議鎖定外食族

臺灣從1994年開始推動有機農業,直到2018年6月底,全國有機農業驗證面積已達7916公頃,其中以水稻、蔬菜種植面積最多。

但是因為有機農產品不施用農藥、化肥,農民需花費更多時間和勞力成本照顧作物,且生產規模小,運輸量少價格相對較高,限制消費者購買意願,《有機農業促進法》要如何促進有機農業發展成爲各界關注焦點,仰山文教基金會邀請第一線有機農民、專家學者、食品業者、消費者參與討論,希望在明年法案正式實施前,協助中央及各地方政府訂定目標和實際辦法。

中興大學生物產業管理研究所教授董時叡認為應積極擴大有機產品市場,「把餅做大,而不是大家搶著分餅」。過往有機農產品的消費群體多數是外食程度低、且認同有機理念和益處的人,但事實上,臺灣外食人口不斷增加,據2014年統計,每天在外食用至少一餐的人口比例高達62%,這些人都是有機農產品潛在消費者。

他指出,針對頻繁外食、但認為有機農產品CP值不高的群體,政府可以考慮仿照日本促銷國產食材的「綠燈籠」制度,推動全國餐廳「環境友善經營認驗證」,透過公部門的輔導補助措施鼓勵業者,同時也建立消費者的信任。

此外,目前有機農產品銷售管道較少,大多集中在農夫市集、有機食品商店,平日有烹煮習慣,但不信任有機農產品的消費者,會去慣行傳統市場購買食材,有機農產品其實也可以思考如何進入傳統市場銷售,讓更多人認識有機農產品。

不過要讓消費者認同有機農產品,進而購買支持,董時叡認為,「食農教育仍然是最好的行銷」,鼓勵設置有機實驗農場,推動休閒農業、社區支持型農業,提供民眾體驗的機會,只有切身了解有機食材的生產過程,才能理解其珍貴之處,也就願意支付較高的價格購買。

目前有機農產品銷售通路有限,應思考如何打入慣行傳統市場。

增進有機加工技術擴大市場

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則建議可以加強有機農產加工,帶動生產能量,不過目前有機加工品禁止使用殺菌劑、防腐劑等規定,「是有機農產加工最大的困難」,可能要思考如何調整。

前花蓮區農改場推廣課長林妙娟建議,政府可以考慮編列預算舉辦研發競賽,鼓勵食品加工工廠研發針對有機食材的加工技術。

打進外銷市場,採後處理、倉儲系統需同步到位

現在全球都掀起有機熱,外銷也可能是臺灣有機農產品另一條出路。不過有機農產品的耕作、採後處理、倉儲、運銷設備等等必須專用,以免交叉汙染,但臺灣有機農民的種植規模小,一次採收量通常不多,較難大量外銷,以地產地銷為主。

蘇慕容建議,未來國公有及國營事業土地可積極轉為「有機農業專區」整合土地資源,增加產量以外銷他國,且能有效避免鄰田農藥汙染問題。

臺東有機友善農產運銷合作社總經理邱榆棋則提出在地觀察,由於東部地區運輸成本高,光是運送食材到當地的學校都困難重重,農產品冷鏈運輸問題是目前行銷上一大障礙,若要外銷,要強化港口或海關的基礎建設,提升農產品外銷作業效率。

總統蔡英文7日出席「2018有機農業論壇」,她表示有機是臺灣農業的未來。

專家建議有機驗證分級,避免造成二元對立

論壇中另一焦點圍繞在有機農產品是否不能檢出農藥,有與會者認為,臺灣化學農業已發展多年,環境中有農藥殘留,或是受到慣行鄰田噴灑農藥的污染,有機生產實務上很難避免沾染到微量的農藥,完全不能檢出農藥的規定過於嚴格,反而容易使農民不願轉作有機生產,阻礙有機農業的發展。

好食機農食整合有限公司創辦人謝昇佑認為,有機驗證要超越單一驗證管理機制,避免「有機」和「非有機」的二元對立之分,建議以「分級管理制度」,仿照米其林一星、二星、三星,訂出不同標準,給予不同標章,讓農民可以從友善農業,漸漸向有機邁進,避免擁有較少資源、但有心轉作有機農業的農民承擔過高風險。

他也認為,臺灣的有機農業應建構多元型態的產業鏈管理模式,因為業者規模不一、產品多樣,例如有些小農產量少,偏理念導向,就很難配合固定的通路商,需要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