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果、熟果皆有市場潛力,臺東農改場力推原生種木虌果

文/ 林佑徽 攝影/ 汪昕儀

俗名刺苦瓜的「木虌果」,為葫蘆科苦瓜屬長相奇特,國人尚未普遍認識,但臺灣原生種的木虌果卻是原住民族經常食用的農作物之一。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研究,木虌果的假種皮,茄紅素含量約是番茄的70倍,為植物界茄紅素含量的第一名,另外還有豐富的類胡蘿蔔素、維生素E、脂肪酸、微量元素硒等成份。農委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稱臺東農改場)發現豐富木虌果的營養價值後,近年將其列為主要推廣作物。

木虌果長相奇特,茄紅素含量約為番茄70倍

木虌果果實外表長滿小刺、果形像顆縮小版橄欖球,未成熟前為青綠色,熟果則轉為橘紅色,歐美人士稱它為「天堂來的果實」,阿美族稱為sukuy(讀音為速貴),卑南族稱為hamunly(讀音為哈姆利),臺灣是其原產地之一。

木虌果成熟後呈現鮮豔的橘紅色。(圖片提供/郭明哲)

臺東農改場場長陳信言指出,高雄、屏東、嘉義、臺南等地陸續有農戶種植,但以越南種木虌果居多,種植原生種木虌果的農民主要在臺東一帶,花東地區原住民族如阿美族、卑南族、或排灣族,部落內常見種植,採收青果烹煮食用,作法類似於苦瓜排骨湯。

臺東農改場負責輔導農民種植木虌果的研究員薛銘童說,木虌果的推廣有2種型態。一種是青果,約在結果後2週採收,當作一般瓜類料理,味道及營養成份接近苦瓜,但又有苦瓜沒有的清甜味,因為2週就可採收且產量大,可為農民帶來可觀收益;另一種是取熟果種子的假種皮,再製成保健食品,或是製成果汁或果泥,用來搭配各種料理,因為假種皮的茄紅素加熱後更容易釋出與被人體吸收,很適合餐飲與烘焙業者使用,混入原料中,產品能自然呈現出橘紅色。

臺東農改場嘗試開發木虌果多元產品與應用方式。圖為木虌果巧克力、果汁與滴丸。(圖片提供/林佑徽)

由於研究栽培技術有成,臺東農改場民國105年底起,以非專屬授權方式開放技轉「原生種木虌果優良種苗繁殖技術」,輔導農民種植,也嘗試開發多元產品與應用方式,如木虌果巧克力、冰沙、氣泡飲、濃縮滴丸等,近期則與行政院衛生福利部、陽明大學合作,開發保健食品。

種植採隧道式棚架效果較佳,田間須注意排水

第4屆百大青農郭明哲是臺東農改場技轉農民之一。5年前,郭明哲回臺東務農,去年9月開始試種2分地木虌果,相中的就是目前木虌果在市面上仍少見,物以稀為貴,未來有發展潛力。

由於木虌果具有雌雄分株的特性,需要靠人工授粉提升產量,在薛銘童建議下,郭明哲投資30萬設施成本,採拱型錏管隧道式棚架管理栽培。

薛銘童表示,隧道式棚架造價1分地約10至15萬元,成本較網狀棚架高出許多,不易推廣,郭明哲願意接受農改場建議,採用隧道式棚架,比起其他採用平面式網狀棚架的農民,在人工授粉與田間管理上更省力有效率,栽培成果也較佳。

郭明哲去年9月起試種2分地的木虌果,依照臺東農改場建議採用隧道式棚架種植。

木虌果屬多年生作物,薛銘童指出如果沒有遭遇颱風,一年可以採收2至3次。郭明哲分享自身經驗,從植株種植下去到開花大約1個半月,到果實成熟可採收大約需半年。不過他也觀察發現,木虌果雖屬於較易管理的作物,但初期一樣會遭遇病蟲害,如蝸牛、瓜螟等,去年梅雨季還發生白粉病、蔓枯病、白絹病等病害。郭明哲也提醒,想種木虌果的農民,木虌果根系怕淹水,梅雨季節要注意田間排水,大雨過後需留意是否感染病害。

市場詢問度及回購率高,穩定量產為第一要務

由於沒有多餘時間人力,郭明哲採慣行農法種植木虌果,出貨前會送檢驗單位,達到無農藥殘留才銷售。今年7、8月,郭明哲果園中第一批量產的熟果將收成,在此之前已有許多攤商、餐飲業者與他接洽,附近地區曾食用過木虌果的老人家詢問度與回購率也高。他推估今年每分地可生產2噸木虌果熟果,目前市面上熟果賣給一般消費者的價格約1公斤250至300元,由於看好市場價值,郭明哲打算繼續擴大種植面積。

木虌果熟果剖開後可見到種子外覆蓋的橘紅色假種皮,左下角黑色而形狀似鱉的顆粒即為其種子。(圖片提供/郭明哲)

郭明哲規劃先達到穩定產量後,再找通路商合作。尤其處理木虌果假種皮有其技巧性,一般人可能覺得麻煩,因此他規劃取假種皮製成木虌果原漿、果泥等產品型態,利用它的甜味和便利性進行行銷推廣。為此,郭明哲報名「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HACCP)課程取得相關證照,為未來開發加工品作準備。

目前市面上已有少數廠商販售木虌果保健食品,原料多來自於越南種木虌果。薛銘童分析,臺灣原生種木虌果油耗味較不明顯,未來應用更多元,也更具市場潛力。陳信言則期待透過農改場推廣木虌果的種植與加工銷售,能在臺東地區形成木虌果產業,成為原住民或在地農民的優勢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