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上山行不行?林下經濟再創部落傳奇,友善農法證實可與森林共存

內容提供/ 豐年雜誌 文/ 林書帆 文/ 康椒媛 首圖攝影/ 楊佩珍

由於林下經濟目前尚未有正式法規規範,外界難免存有部分疑慮,例如在森林中或森林周邊種植農作物,是否適合施用農藥及化學肥料?但其實包括大武部落在內,有許多山村農民都是採行有機農法,甚至要求更嚴格的秀明自然農法。嘉義縣阿里山鄉新美村打手機鄒有機農業發展協會,便是其中之一長期致力於推廣秀明自然農法的組織。

「打手機鄒」為鄒族語Taso ci Cou音譯,意為「強壯、團結的鄒族人」。「打手機鄒有機農業發展協會」創辦人、同時也是阿里山鄉雜糧產銷班第1班班長的楊佩珍說:「我們這裡的農作物本來就是種在森林裡或森林旁邊,有些地方你遠遠看過去是森林,其實底下都有農作物。」

第1班作物種類非常多樣,有許多都適合半日照的環境。種植茶葉與咖啡的班員,開墾時會保留樹木約四分之一,不會全部砍除。不只茶葉與咖啡,楊佩珍說明大部分葉菜類喜歡半日照,「例如山芹菜、韭菜、明日葉、龍鬚菜,還有常用在日本料理的蘘荷,都是耐陰植物,而且把蔬菜種植在林下還有個好處,就是下大雨時雨水不容易直接打在菜葉上。當然,選擇耕地時就要將日照角度、作物特性納入考量,雜糧需要全日照,薑不能種在潮濕的地方。我們會參考老一輩經驗,加上自己的觀察,避開容易崩塌的地形。」有別於臺灣大部分薑栽培往往大面積開發整片山坡地、破壞水土保持,產銷班的薑、薑黃與葛鬱金等都是在林間小面積種植,而且也沒有連作障礙,除了小規模種植不致耗盡地力,楊佩珍指出,這是因為他們完全不施用農藥與化學肥料,不會破壞土壤微生物相。

第1班班員耕種時所需的養分,完全取之於周遭森林。枯枝、落葉腐熟後就成為最天然的肥料。他們也不使用廚餘堆肥,因為無法確認其中的農作物是否使用農藥。至於蟲害問題,也是以小面積種植單一作物及香茅、枳(臭菊)等忌避植物來緩解。「最麻煩的還是草。」楊佩珍說,不少農民都是因為必須付出龐大心力除草而打退堂鼓,但只要能撐過前幾年的陣痛期,產量絕對不輸慣行農法。

楊佩珍認為,秀明自然農法與老一輩的耕種方式非常相近,而他只是在延續古老的智慧。在取法耕種方式之外,他也投入復育赤小豆、糙薏仁等原生種作物,這些曾有很長一段時間無人種植的作物,是因為在山林中自行繁衍,才有機會被尋回、種植,如果是在平地環境,恐怕將會永遠消失。他與第1班班員的努力,不僅證實友善農業的可行性,也印證了長年協助社區發展的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陳美惠所言,山區是生物多樣性與作物多樣性的寶庫,妥善規劃的林下經濟不會造成破壞,反而能藉此維繫生物多樣性。

生態旅遊能讓旅客深入接觸在地文化,圖為賽德克族傳統編織體驗。(圖片提供/社團法人臺灣生態旅遊協會)

生態旅遊為林下經濟一環,須注重在地參與

雖然林下經濟較強調一級產業,但生態旅遊等三級產業也可納入林下經濟的一環。陳美惠指出,環境教育、食農教育、生態旅遊等活動,都可以為農產品加值。長年推動生態旅遊的「社團法人臺灣生態旅遊協會」副理事長郭育任也認為,生態旅遊的最終目標是發展六級產業化,因此一級產業自然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郭育任表示,生態旅遊有3項重要考量要素,第一是提供兼具知性與感性,能夠深度體驗當地生態與文化遊程;第二是執行者與遊客須建立共同認知,進行生態旅遊時以不增加環境負擔為行動原則,例如不使用拋棄式餐具、自備盥洗用品等等;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面向,為結合當地社區或部落最大的參與。他說:「並不是在自然環境或野外進行的旅遊就叫做生態旅遊,而是要由在地人來引導、參與,這樣收入才會留在當地。」

而要能讓在地人充分參與,生態旅遊的執行者就不會只是一般認知的解說員而已。郭育任細數生態旅遊能夠為當地居民提供收入的每個環節,包括藝文服務、部落廚房、住宿、接駁及農場等。他以臺灣生態旅遊協會近年著力最深的輔導區域之一的南投縣仁愛鄉賽德克族3村6部落為例,遊程中有國寶級工藝師張胡愛妹教遊客認識賽德克族織布技藝、傳統歌謠與口簧琴吹奏;部落老獵人則介紹賽德克族男人必須學會哪些必備技能等等。

在地一級產業,則能提供遊客用餐所需。郭育任說:「我們剛進到3村6部落時是找不到地方吃飯的,發展到現在已經有長達三天兩夜的遊程,我們希望提供遊客的餐點盡可能使用在地食材入菜,降低食物里程與碳排放,所以同時也在部落裡鼓勵發展友善環境農業。讓遊客品嘗到道地的賽德克族風味餐之餘,也希望他們能藉此體驗到賽德克族文化是如何運用當地野生植物。」

發展生態旅遊,須結合在地文化與參與。像是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部落擁有石板文化,在以石板堆砌駁坎時會刻意留下縫隙吸引野蜂築巢取蜜。(攝影/游涵丞)

目前由當地部落成員組成的南投縣能高越嶺道生態旅遊推動發展協會,正與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副研究員嚴新富合作,進行賽德克族民族植物採集與辨認,由他釐清植物學名,部落耆老說明植物族語名稱、傳統利用方式,例如臺灣八角金盤或裡白八角金盤葉會用來包裹賽德克族傳統點心等。這些初步調查資料將可作為生態旅遊的解說材料,經過詳細研究後,未來亦可挑選適合的植物作為林下經濟作物,來發展像是大武部落的臺灣前胡那樣的特色作物。

生態旅遊非一蹴可幾,搭配一、二級產業紮穩根基

相較於臺灣生態旅遊協會輔導的另一區域南投縣信義鄉丹大地區布農族4村,原本就已有部分當地人從事旅遊相關產業,而南投縣仁愛鄉賽德克族3村6部落起步較為艱辛,幾乎是從零開始,建立起能夠自主的生態旅遊經營模式。

「第一件要做的事並不是馬上開始悶著頭培訓或上課,而是要與當地居民做觀念溝通,讓他們清楚知道生態旅遊的意義,並非讓社區一下子爆紅,新鮮感消退後遊客就不再來了。」郭育任說。等居民有了充分認知後,下一步就要籌組可以進行長期對話的平臺,滾動式進行共識會議,共同討論生態旅遊有哪些制度須遵循、當地有哪些特色想要介紹給遊客、須要接受哪些培訓內容等細節。

臺灣生態旅遊協會的培訓內容大致可區分為兩大主軸。由於原鄉部落常因人口外流等因素產生文化斷層,他們會扮演資源整合的角色,請部落耆老或像是前南投縣原住民族部落大學校長沈明仁等文化工作者,補強對自身文化的認識。郭育任說明:「例如南投縣仁愛鄉賽德克族3村6部落周邊的能高越嶺道,是日治時期兩個最大的原住民戰役太魯閣戰役、霧社事件的發生地點,我們希望來到這裡的遊客能對這段歷史有所認識。」另一主軸則是動植物生態、觀星等自然科學知識,再加上遊程規劃、如何進行有條理、有組織的解說、餐點成本控管等實務技能。

參訓學員通過第一階段總計約60小時的培訓課程後,臺灣生態旅遊協會先以協會成員為主體扮演遊客角色,經過3、4次實習帶團後,再針對一般遊客舉辦試驗旅遊行程,共計累積8~10次實際帶團經驗後,還得通過口試、筆試,才會發給解說員證書。實習帶團時解說員會有收入,但參與第一階段培訓課程不會有任何費用補助,如此才能確保參與者是真正有心想投入這個事業。

解說員帶領遊客認識賽德克族民族植物運用方式。(圖片提供/社團法人臺灣生態旅遊協會)

不過郭育任認為,培訓解說員的過程還是相對簡單的,如果想讓部落生態旅遊長久經營下去,經營管理人才的培育才是關鍵。最理想的狀況,從設計、文案、行銷到聯繫窗口,部落都能全盤接手、自行營運組織。「像丹大地區已經成立丹大布農生態旅遊協會,這類由當地人自行成立的營運組織是個指標,代表即使輔導團隊退出也能持續運作。」

郭育任不諱言,從零開始到部落能完全自主經營、穩定獲利,並非一蹴可幾,保守估計需要至少3年時間,這期間當地居民可能會因為面臨立即的經濟壓力,而無法全心投入經營生態旅遊。陳美惠則指出,雖然生態旅遊可以為農產品加值,「但是一個社區不能只有觀光,沒有基礎生產,那是很空洞的。」

臺灣生態旅遊協會在進行培訓之餘,也會協助當地的一級生產。例如南投縣仁愛鄉賽德克族3村6部落中的都達村與精英村所生產的甜柿品質十分優良,協助媒合「台灣多美希望聯盟」將甜柿送驗,經310項農藥殘留檢驗證實未檢出,再經由台灣多美希望聯盟的平臺,以企業團購為主的方式販售,所得用來資助春陽國小、廬山國小、平靜國小等以賽德克族學生為主的學校,在耆老帶領下進行畢業登山尋根活動。農業生產的收入,讓他們能深入認識自己的文化,而對文化的認同,反過來又成為生態旅遊的扎實根基。

讓人們能夠留在家鄉土地上生活,是發展林下經濟的最終目標

無論是一級生產、二級加工或三級生態旅遊,發展林下經濟的目的,最終都是要達到人與環境、生產與生態的平衡,使山村居民不必離鄉背井,能夠在家鄉土地上生活。彭玉花表示,目前大武部落常住約100人,即使有些居民在平地工作,假日也常常回來部落,兒子顏紹恩也正考慮從軍中退伍後回鄉協助父母。

前大武村村長彭玉花在莫拉克颱風災後與族人一同重建家園,林下經濟的發展,讓他們能在家鄉土地上安心生活。(攝影/謝佩穎)

彭玉花欣慰的是,霧臺國小大武分校在莫拉克颱風災後廢校,他在2018年開學時說服11位學生家長,讓孩子住在部落,由部落接送到霧臺國小霧臺本校上課。之所以如此費心,是因為「文化是不能用學的,在學校學母語,腔調一定不準,所以要讓孩子實際生活在部落環境中。」

陳美惠認為,在農牧用地已演替為次生林的區域,居民若想重建在地經濟模式,不一定要砍樹恢復農地,而是可以考慮發展林下經濟。若未來林業用地相關規範擬定完成,便能夠與現有基礎結合。他提起,阿禮村雖因居民在莫拉克颱風災後大部分搬遷到平地,因此林下經濟發展較為緩慢,「但近年已有族人開始計畫回到部落生活,這都是因為當時把部落保留下來,不致荒廢。」看到石板屋的炊煙裊裊升起,是他與族人心中最大的安慰。

延伸閱讀

走入山間聚落,傳統智慧加乘現代科技,看見臺灣林下經濟多樣性

 

※本文摘錄自《豐年雜誌》2018年9月號。《豐年雜誌》電子書平台,請參考:udn讀書吧TAAZE 讀冊生活HyReadZinio華藝線上圖書館Ko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