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工、省成本、提前預警,水產養殖導入智慧科技

文/洪嘉鎂 攝影/洪嘉鎂

2016年的霸王寒流造成全臺虱目魚損失3億,動輒強降雨和破紀錄高溫也讓養殖漁業遭受莫大挑戰。為了因應極端氣候,工研院研發室內養殖水質監測系統,可在水質變化前30分鐘提前預警;水試所也開發在魚塭搭太陽能板加溫池水的技術,期望預防寒害問題。

太陽能加溫池水,年省2萬電費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在今(24)日在經濟部南部創新園區舉辦「漁業新潮流─智慧養殖科技成果發表暨媒合會」, 分享近期水試所智慧化養殖研究成果,及與學研單位合作開發智慧養殖相關工具。

透過物聯網和設備監測養殖池水質、水溫,可即時掌握魚塭動態

國際養殖業產能逐年增加,但臺灣養殖業年產能仍維持在30萬公噸左右,水試所研究員林志遠表示,傳統水產養殖業大多看天吃飯,甚至面臨到相當多問題,例如氣候變遷風險高、人口老化、水電人事飼料成本高、經驗傳承難、多小規模個體化、產業動態難掌握·····等,因此政府希望運用智慧科技解決現場問題,達到省工、提升產能的目的。

過去農委會曾進行自動化領域研究計畫,有針對光電、節水、養殖監控等方面研究,林志遠指出,西部地區氣候夏熱冬溫、夏雨冬乾,適合太陽能發電,因此嘗試運用太陽能進行加溫池水,可以預防寒害問題,也透過監測、控制水質、控制飼料投餵時間、數量等達到成本節省的目的,大概一口魚塭每年可省下2萬元電費、950公噸水體。

水試所也正開發生物體長辨識與精準餵食系統,主要透過偵測魚體活動力、量測魚體體長,進而回推應有的飼料投餵量,減少飼料成本。

省工、省成本為主要目標

養殖漁業面臨缺工、年紀老化問題,省工、省成本是智慧養殖首要任務。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吳志偉近期投入海洋弧菌檢測系統研發,他表示,弧菌容易發生在甲殼類養殖生物上,過去水試所曾發展水產病原性弧菌檢測套組,可檢測多種弧菌,但耗時耗人力,因此開發檢測系統,省工、省時,甚至也減少數據判讀錯誤的狀況,「好的系統要能做到模組化,能監測到多個池子」。

開發海洋弧菌檢測系統,省工、省時,也能減少數據判讀錯誤

工業技術研究院智慧微系統科技中心則從設備開發,協助智慧養殖。智慧微系統科技中心專案副組長邱以泰指出,投入智慧養殖感測技術不僅是要偵測,還要能預測未來的方向,甚至讓人的巡檢工作由機器取代,如開關水車、換水、水質檢測等。

他舉例,先前開發室內養殖水質監測等相關系統,可做到水質變化30分鐘前即能預先得知狀況,即時做出反應。

邱以泰表示,目前裝設在感測器上晶片的運算能力都有增加,現有儀器做到預測其實沒有問題,但加設晶片會讓成本提高,因此工研院目前一直在研究如何降低感測成本,最終目標是要讓感測系統結合雲端資訊直接進行決策。

臺灣個體戶面積小,導入智慧農業仍須努力

水試所副所長張錦宜表示,在少子化及人口老化的情況下,凸顯出機械取代人力,甚至導入智慧農業相當重要,但國內個體戶生產面積小,機械進入現場相對困難。

林志遠表示,目標是改變傳統養殖做法,讓國內養殖產業有競爭力,不過推動智慧科技到養殖現場仍有關鍵技術與工具需要開發,包含設施結構材料、物聯網感測、省工機具、場域整合智能控制、大數據參數分析平台等,要能達到提高產能、增加食安、減少用藥、減少生產成本、降低產銷失衡風險與天候損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