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供/《鄉間小路》 文/張雅茹 繪圖/溫柔倩 圖片提供/張雅茹、西港區農會
來到臺南市西南端,南國的風中夾雜著一縷懷念的香氣,這裡是位於曾文溪北岸的「胡麻故鄉」──西港。由於氣候溫和、土壤肥沃,西港出產水稻、雜糧、甘蔗等多項農作,其中胡麻種植面積達450公頃,占全國八成以上,博得「西港麻油香,臺灣第一香」的美名。
胡麻又稱芝麻,曾是臺灣三大油料作物之一,1966年種植面積高達8,845公頃,然而時過境遷,在轉作其他作物的影響下,面積漸減,1984年後約維持在一千公頃左右。目前市面上高於九成的胡麻產品皆以進口胡麻所製,國產胡麻占比低於3%。
胡麻田裡的女英雄
臺灣胡麻每年消耗量約三萬多公噸,有多種用途,可生吃、熟吃、製點心、榨油等。西港區農會總幹事陳月英十分看好胡麻內需市場,對當地胡麻品質十分有信心,「最好的地質,種最好的胡麻。西港的胡麻不僅產量全臺第一,品質也是最好的。」國產胡麻不僅新鮮,加工製成的麻油營養價值遠比進口胡麻油高,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抗氧化效果相當好。陳月英十幾年前接手總幹事時,便以具有地方特色的胡麻為核心發展作物,積極推廣。
「胡麻一直都是西港農民二期轉作的作物。」對出生於西港的陳月英來說,胡麻代表著深厚的回憶,鄰里間榨麻油的香味、在胡麻田中忙碌的農村女性,也讓她對胡麻產業的推廣有了新的靈感。
在種植胡麻的過程中,常見到女性在各個細節中悉心呵護的身影,例如:胡麻還是小苗時,要下田疏苗兩次,拉開適當的生長間距;採收時,一株株收割、捆綁、曝晒,然後敲打脫粒、去除雜質等。這群田中的女英雄,就是「胡麻嫂」商標的設計原型。
「不管什麼產品都一定要有品牌,要讓消費者看到這個商標就想到你。」身穿喜氣的紅色大衣,頭頂胡麻綠葉,圓圓的臉蛋上掛著微笑,手捧胡麻粒的胡麻嫂模樣討喜,看起來和陳月英有些神似。她笑說:「雖然這個商標不是用我的形象設計,不過很多人都會叫我胡麻嫂,應該代表我們品牌做得不錯吧!」
由下往上提升品質
確立了核心發展作物,要打響胡麻嫂的知名度,有賴堅強的產品實力。為了提升胡麻生產品質,西港區農會設立了七個胡麻產銷班,並定期召開講習會,提升農民栽種技術。「農會每年至少有兩到四場栽培管理講習會,另外還有安全用藥和肥料管理的課程,請臺南農改場研究員進行解說,課程常常爆滿。」陳月英說,早期農民普遍缺乏栽種和病蟲害防治技術,且若長期採連作,容易使土壤酸化,因此,也引進了黑豆作為替代作物,以降低胡麻連作對土地的負面影響,減少氮肥使用、降低土壤酸化,進而提高產量及品質。
不只如此,配合農委會的雜糧產業發展相關政策,農會設置種田,提供臺南1號種原給契作農民使用,維持優良品種;農會也持續配合相關政策,2017年通過產銷履歷驗證,更期望藉此推廣至全面契作驗證,建立安全的生產基地,不僅能提高國產雜糧自給率,更能發展出有西港特色的雜糧加工產業。
首開先例,與農民契作
為了增加農民種植胡麻的栽種意願,首要之務就是提高農民收益。早期未建立契作模式前,西港小農沒有議價能力,胡麻收購價格由盤商決定,約在60至65元左右,「剛開始我們契作也是一斤65元,現在提高到140元,價格已經翻倍了。」陳月英說明,西港區農會首開先例,從2005年開始與農民契作保價收購,避免盤商壟斷價格,保障農民收入,並穩定市價。
「其實農民也不會太依賴契作。只要一分地交一百臺斤,剩下來的產量會委外加工做自己的產品,賣得也不錯。」陳月英笑說,契作除了有助於穩定胡麻產地價格外,更能吸引鄰近地區農會跟進,擴大種植面積;再加上近年來政府的雜糧轉作補助,推動成果極佳,佳里、七股、將軍區都開始種胡麻。目前全臺胡麻栽培面積一路向上增長,2012年831公頃,2016年增加至2,508公頃,2018年更達到2,800公頃以上。
冷壓麻油,粒粒皆辛苦
除了藉著契作穩定農民收益,西港區農會更熱衷於研發各式胡麻產品,其中連續12年奪得農漁會百大精品的麻油更是農會的驕傲。每到製作麻油的季節,就算在離農會所屬的榨油工廠「麻油間仔」一公里外的地方,也能聞得到麻油香。陳月英強調,每一滴麻油都是以冷壓法製成,經過焙炒、散熱、碾碎、蒸熱、榨油、成型六道工序製成。
「其實現在已經有機械化的麻油了,完全自動化的流程,再加上使用熱壓法,產量很高,一天產出幾千瓶都沒有問題,我們的作法一天大概兩百瓶而已。」陳月英表示,放棄了高效率、快速的自動化製程,冷壓麻油能夠留住更多營養,瞄準注重養生的消費族群。幾年前的黑心油事件,讓西港麻油一炮而紅,「當時我們要求一人只能買兩瓶,不過還是很快就銷售一空。」
除了傳統產業延伸出的麻油、芝麻粉、芝麻糖、芝麻巧果等產品外,去年農會推出了冷凍芝麻包子,也廣獲好評。農會更和藥廠合作,利用麻油煉製過程中沉澱在底部的纖維質黑油,製成了臺版小護士「麻油達」,不論是皮膚皸裂、跌倒摔傷都可以用,「早年在物質資源缺乏時,麻油達就是萬用藥膏。」陳月英回憶,因為麻油防蚊效果非常好,有一年登革熱疫情嚴重時,一年份的麻油竟在短短兩週內銷售一空。
這些廢棄的麻油沉澱物,過去全都回歸土地作為肥料,有了麻油達打頭陣,陳月英希望未來能結合科技,萃取出胡麻的營養成分,「像市面上常見的芝麻錠、芝麻素這些保健品,方便攜帶,甚至不用吃芝麻粉,就能吃到相等的營養素。」
西港胡麻將持續飄香
每年11、12月是西港胡麻的季節,由過去專門存放公糧的穀倉所改建而成的麻油間仔,解決了缺乏大型工廠及加工設備的問題。農會逐步增設冷藏及加工設備,如風鼓機、麻油裝瓶機等,「現在我們要完成加工廠ISO國際認證,和產銷履歷加工驗證,一步步提升品質。」農會預計再推出一支有產銷履歷的麻油,藉此吸引更多消費者。
農會積極在各大農民市集宣傳商品,近年來在農糧署的協助下,陸續在漢神巨蛋、臺南大遠百等地展售,也固定於每年的全國農漁會百大精品展出展設攤。結合麻油間仔、胡麻嫂故事館、穀倉餐廳,農會帶著在地女性的韌性與熱情,串聯起產、製、銷三端,讓胡麻化身黑金,打造西港特色農產業,為胡麻產業開啟嶄新的面貌。
雜糧小知識
- 揭秘胡麻身世
臺南號1號:於1992年育成,屬中熟種,具強稈、抗倒伏特性,黑色種皮,產量和籽粒含油量高,是目前國產胡麻最主要的栽培品種。
嘉大1號&嘉大2號:同為嘉義大學農藝系於2017年育成,黑色種皮,具木酚素含量高、豐產、莖稈抗倒伏等特性,為適合機械化的新品種。其中嘉大1號屬早熟種,目前在部分地區試作,產量表現優於臺南1號,是未來的國產胡麻生力軍。
- 胡麻油生產過程
麻油是臺灣農村家家戶戶必備的油品,是老一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營養補給品,製作過程要經過六道工序:焙炒→散熱→碾碎→蒸熱→榨油→成型,且要四十多萬顆胡麻籽才能榨出500毫升的麻油,可說是粒粒皆辛苦,得來不易。